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法国社会学家,其著作《区隔:品味判断与社会批判》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十部社会学著作之一。
夏蒂埃(Roger Chartier),法国年鉴学派第四代的重要人物,现任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研究主任,是研究近代早期书籍史、阅读史的专家。
马胜利,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社会文化室主任、研究员,多年从事欧洲社会文化和法国问题研究,著译颇丰。
1988年,历史学家罗杰·夏蒂埃在法国文化电台接待了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同他进行了五次对话。本书全文收录了这五次对话,并将其再现于当时的知识和政治背景中。这些对话既表现了他们之间的默契,也反映出他们对相互差异的清醒认识。社会学家与历史学家就他们各自的学科及其社会作用展开了较量。
2002年初,布尔迪厄突然去世。法国文化电台重播了这五期节目,以示缅怀。
首先Orz这样的篇幅也能搞成一本书,更何况一大堆不用翻译的文献注解,除了两位对话者,其他各方都很省心。不敢说法文的翻译如何,但译者在其序言和正文中还是暴露出个别专业常识性的错误。比如把曼海姆的“无所依附”/“无所附着”的知识分子译成“无依无靠”的知识分子(页44...
评分布尔迪厄与夏蒂埃的谈话录。事实上,在这场对话中作为历史学家的夏蒂埃更多是一个采访者的角色,而布尔迪厄则显得更加强势。主要内容是对于社会学家与社会学研究进行,间或涉及到历史学家以其研究,从这种对话中也能够不间断的感受到二者的差异所在。“这是一个欢快、活泼对他...
评分1、关于剥鳞片的比喻 福柯说“他的工作就是剥去一些显然事物和公认概念的鳞片”(话说这是好奇怪的翻译),其中是否有“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意思呢?夏蒂埃认为布尔迪厄为确定性剥鳞片的做法首先是“对界限、分野和区划提出质疑”。葛兆光在《思想史课堂演讲录》中对于白天与黑...
评分首先Orz这样的篇幅也能搞成一本书,更何况一大堆不用翻译的文献注解,除了两位对话者,其他各方都很省心。不敢说法文的翻译如何,但译者在其序言和正文中还是暴露出个别专业常识性的错误。比如把曼海姆的“无所依附”/“无所附着”的知识分子译成“无依无靠”的知识分子(页44...
评分1、关于剥鳞片的比喻 福柯说“他的工作就是剥去一些显然事物和公认概念的鳞片”(话说这是好奇怪的翻译),其中是否有“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意思呢?夏蒂埃认为布尔迪厄为确定性剥鳞片的做法首先是“对界限、分野和区划提出质疑”。葛兆光在《思想史课堂演讲录》中对于白天与黑...
幼稚园级别入门书。。。
评分此书大约属于标题党……
评分有些书不是你看完就Ok了,比如学术的专业的书,也许看起来有点头疼、不解,但很多问题值得思考,思路也会开阔。我很庆幸自己还有一颗非常好学的心。
评分受益匪浅,以后或可尝试阅读区隔
评分有些书不是你看完就Ok了,比如学术的专业的书,也许看起来有点头疼、不解,但很多问题值得思考,思路也会开阔。我很庆幸自己还有一颗非常好学的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