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历史的转折点

中国在历史的转折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马国川
出品人:
页数:312
译者:
出版时间:2013-4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3875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国改革
  • 访谈录
  • 当代中国
  • 知识分子
  • 历史
  • 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 中国
  • 政治
  • 历史转折点
  • 中国历史
  • 社会发展
  • 重大事件
  • 转折时期
  • 历史进程
  • 文明演变
  • 政治变革
  • 文化变迁
  • 时代特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在历史的转折点:当代十贤访谈录》是资深媒体人马国川对吴敬琏、厉以宁、江平、茅于轼、资中筠、高尚全、余英时、李泽厚、许倬云、袁伟时等10位著名华人学者访谈的结集,主要围绕中国社会问题和改革进行。中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已经积累到一个临界点,再加上国际形势的变化,使得某些激进主张开始萌动。如果不尽快重启改革议程,纾缓社会矛盾,就可能发生“进化受到壅塞时的溃决”,危及甚至中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在许多知识分子选择沉默或称颂的时代里,却有一批耄耋之年的知识分子,秉笔直书,直言傥论,不粉饰,不搪塞,不推诿,不避讳,直指中国面临的巨大问题:资源日益短缺,环境破坏严重,腐败四处蔓延,贫富差别悬殊,道德水平滑坡,社会矛盾激化……他们提醒国人,中国不是盛世,而是矛盾重重,中国经济能不能平稳增长,社会能不能和平转型,都是重大的现实问题。他们呼吁改革,直言“不改革,无出路”。

国家智库,国是前瞻。十名访谈对象都是国内最具影响力、最有话语权的经济学家、学者,在社会各阶层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他们秉笔直书,犀利建言,不粉饰,不搪塞,不推诿,不避讳,揭露增长受阻、环境告急、腐败蔓延、贫富悬殊、改革停滞不前的真相。这保证了这本书内容的品质和权威性。

关键时期,关注焦点。其一,中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已经积累到一个临界点。关键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将以失败告终,中国人的幸福从何谈起!其二,2013年,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面临重大调整,公众对新领导班子有期待。

涉及每个中国人命运的问题,极具可读性。内容覆盖经济调整、司法改革、社会变迁等涉及到每一个人命运的重大问题,不同的读者都会从中找到自己关注的焦点,有助于增进读者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对中国现实的认识,帮助读者更理性、更深入地思考中国的现实问题。同时,因为是访谈形式,访谈者和访谈对象几易其稿,文字十分流畅,通俗好读。

作者简介

马国川,1971年出生,河北威县人。《财经》杂志主笔。已出版有《大碰撞:2004—2006中国改革纪事》、《争锋:一个记者眼里的中国问题》、《风雨兼程: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访谈录》、《共和国部长访谈录》、《我与八十年代》等,其中《大碰撞》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改革第三次大争论的作品,被评为“2006年十大好书”之一。

《中国改革》杂志社资深记者、编辑。他长期关注改革大局,曾在国内多家主流媒体发表文章,被多家媒体聘为特约评论员、专栏作家。

目录信息

《中国在历史的转折点:当代十贤访谈录》
序言
吴敬琏 重启改革议程
厉以宁 我与股份制
世界经济危机的启示
江 平 中国法治三十年
我只坐在法律一边
茅于轼 自由的扩大与中国改革三十年
资中筠 重建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担当
附录:资中筠的思想历程
高尚全 各种体制改革都要推进
余英时 回首辛亥革命,重建价值观念
李泽厚 不改革,中国会慢慢烂下去
附录:中国需要甚么样的现代性?(李泽厚、秦晓)
许倬云 一百年的路是“正反合”的过程
袁伟时 盲目歌颂“中国模式”是很危险的
“我们都是在还历史旧账”
代后记:影响中国未来的八个趋势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发现,丹皮尔《科学史》里所讨论的哲学问题,以世界科学史为参照,实际上已经对中国目前问题的思考提供了一个思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居然都是丹皮尔批评的对象,相反,对经验主义和数学,作者反倒给予了更多的同情!

评分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了,我们身边的变化很大,我们都享受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举个最小的例子:之前我们穿的衣服就是那么几个深暗的颜色,谁也没有几件可以漂漂亮亮的好衣服,现在呢,各个商场的衣服门店,各种鲜艳的衣服都在等着爱美的姑娘们来试穿,关于这穿...  

评分

——读《在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当代十贤访谈录》之一 这几日有幸阅读了《访谈录》,作者希望藉此书凝聚世人共识,同时呼吁社会理性发展,不可不谓用心良苦。媒体是文人的喉舌,媒体人、记者既要会挑刺,敢直言、敢犯上,又要学做医生,救病治人,社会责任是重大的。作为喉...  

评分

读完这本书,早就想写点什么,每次都是写一段就删掉,感觉自己写出来的这点文字相对于书中十位大家太浅显太粗陋,纠结了将近一个月,终于把思绪都整理一下写出来,也顾不得贻笑大方了。 中国不乏做大学问的学者,也不乏下笔万言的作家,更不乏善于锦上添花的行业精英,但中国整...  

评分

朋友在我书桌上看到这本书时,幽幽地说了一句:“当代十贤,这是谁评的?怎么评出来的啊?”我笑笑说:“你看看那十位的名字,难道他们还不能堪称贤者吗!” 当下的中国,不缺少拥有智慧的人,但那些人却显得狡黠市侩,那种“智”更多是利己,或是利自己的小利益群体;从某种程...  

用户评价

评分

可叹忧国忧民的都是些老人了

评分

“老年人燃烧,年轻人取暖,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评分

陈词滥调,误导众生。

评分

问题是:我们似乎看清了问题所在,也知道应该如何去做,但最终的结果,我们可能依然没底……

评分

本书仍然不过时,所说的问题大多比作者访谈时(2010年前后)更严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