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对话茅奖作家

深度对话茅奖作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舒晋瑜
出品人:
页数:514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1
价格:4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12357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现当代文学
  • 谈话录
  • 茅奖变迁
  • 舒晋瑜
  • 文学研究
  • 文学批评
  • 40年文学变迁
  • (中国)当代文学
  • 茅奖作家
  • 深度对话
  • 文学创作
  • 作家访谈
  • 中国文学
  • 思想表达
  • 现实主义
  • 文学评论
  • 作者视角
  • 思想深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深度对话茅奖作家》是《中华读书报》的著名记者舒晋瑜追踪采访三十一位茅奖获得者的访谈录。从对首届茅奖获得者之一的李国文的访谈,到对第九届茅奖获得者格非、王蒙、金宇澄、李佩甫、苏童等作家,包括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茅奖作家莫言的访谈均收录书中。书中还收录了作者对历届茅奖评委的访谈,以人为本,将茅奖作为切入点,从评奖与得奖两个角度透析中国文人与文学界,为中国文学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的佐证,呈现当代文学的心灵地图。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目 录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77-1981)
评委名单 获奖篇目
获奖作家访谈
李国文:钻进故纸堆,也许是一个不坏的选择
评委访谈
谢永旺:首届茅奖评出了几位新人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1982-1984)
评委名单 获奖篇目
获奖作家访谈
刘心武:我有能力厚重,但不刻意
评委访谈
顾 骧:先锋派作品基本无法通过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85-1988)
评委名单 获奖篇目
获奖作家访谈
凌 力:写《少年天子》,是我首次尝试把写人放在第一位
余小惠:《都市风流》是中国人崛起的伟大时代的缩影
霍 达:从来没有奢望过经典
评委访谈
李 星:有一件事曾让我很受伤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89-1994)
评委名单 获奖篇目
获奖作家访谈
王 火:我不是大师级的
陈忠实:我早就走出了《白鹿原》
刘斯奋:不拘一格 不守一隅
刘玉民:没有激情就没有文学和艺术
评委访谈
雷 达:茅奖评选有四条需要坚持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1995-1998)
评委名单 获奖篇目
获奖作家访谈
张 平:我要至生至死为老百姓写作
阿 来:写作是一种高智商的游戏
王安忆:对这个世界的变化,我无法归纳成概念
王旭烽:没有杭州就没有我这样的作家
评委访谈
朱向前:茅奖价值取向因势渐变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1999-2002)
评委名单 获奖篇目
获奖作家访谈
熊召政:我不是一个热闹的作家
徐贵祥:重返“徐怀中时代”
柳建伟:我一直关注战争与和平
宗 璞:即使像蚂蚁在爬,也要继续写下去
评委访谈
胡 平:一定要了解中国才能成为大作家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3-2006)
评委名单 获奖篇目
获奖作家访谈
贾平凹:写小说,也是写我自己的恐惧和无奈
迟子建:当作品染上岁月的风霜
周大新:我想写出让人感觉温暖和美的作品
麦 家:中国谍战走向世界
评委访谈
孟繁华:评奖是文学经典化的方式之一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07-2010)
评委名单 获奖篇目 纪律监察组名单 评奖办公室名单
获奖作家访谈
张 炜:杰作不一定为文学史而写
刘醒龙:没有挑战的阅读是伪阅读
莫 言:作家的地位由作品而非称号奠定
毕飞宇:别相信自己的才华有多少
刘震云:不断把自己归零
评委访谈
李掖平:只评作品不论人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2011-2014)
评委名单 获奖篇目 纪律监察组名单 评奖办公室名单
获奖作家访谈
格 非:《望春风》的写作,是对乡村作一次告别
王 蒙:我从来都有几套笔墨
金宇澄:低姿态的写作非常重要
李佩甫: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我的亲人
苏 童:我一直在挽留事物的敏感
评委访谈
王春林:实名制其实是把双刃剑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你想了解茅奖从第一届到第九届经历了怎么样的变迁,感受国家文学奖的责任与眼界,想了解茅奖作家与文学之间的际遇、对文学与生活的理解以及创作中的故事,这本书就是最好的入口。作者是多年从事文学采访工作的一线记者,采访提纲专业、亲和、有深度,从评委和获奖作家两个视角切入,通过对话,拉近普通读者与茅奖的距离,深度感受40年来的当代文学变迁。阅读过程中我们还会收获一份当代文学作品的书单。

评分

真是不读不知道啊!老一辈作家与当下时代或多或少存在隔阂,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则是深陷当下时代。前者令人动容的是坦然、达观与境界,后者令人欣喜的是热情、见地与格局。意外惊喜是一些原本非文学领域的获奖者谈创作谈思想,视角更显新鲜独特。不过,也觉察个别作家止步难行,甚或装模作样,迷之自大。在孟繁华的访谈中又读到文学革命终结之后的忧思,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中流砥柱”们终归也会渐行渐远。

评分

在国图碰巧看到,完整翻了一遍。比之前仓促读到的压缩版好很多。任何评奖都是这样,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有遗珠之憾,有不以为然。知人论世,这些老作家挺不容易,眼力也分明。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评分

怎么说呢,就是觉得乏味

评分

怎么说呢,就是觉得乏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