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考古學

知識考古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米歇爾・福柯,法國20世紀著名思想傢。主要著作《詞與物》、《話語的秩序》、《古典時期瘋狂史》等。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法] 米歇爾·福柯
出品人:
頁數:235
译者:謝強
出版時間:2003-01
價格:14.6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17932
叢書系列:學術前沿
圖書標籤:
  • 福柯 
  • 哲學 
  • 米歇爾·福柯 
  • 後現代 
  • 結構主義 
  • 法國 
  • 曆史 
  • 話語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以考古學的方法梳理人類知識的曆史,似乎是在追尋落在時間之外,今天又歸於沉寂的印跡。這實際上就是對話語進行描述,但不是描述書籍,也不是描述理論,而是研究通過時間錶現為醫學、政治經濟學、生物學的日常而神秘的總體。本書旨在展示曆史知識領域中某個正在本領域中完成的轉換原則和結果。書中描述的係統、確定的界限、建立起來的對比和對應關係不以古老的曆史哲學為依據,它們的目的是重新提齣目的論和整體化的問題。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考古学不仅要以文物为基础,以规则为准绳,以命名为基础的法则,进行考古发掘,因此不要随意否认任何一种质疑,应有学术上的自由。举例来说:长沙马王堆出土汉墓,他们首先将马王堆的文物按照古代历史的分类原则进行保护性出土和发掘,然后以考古规则进行抢救,之后根据命名规...  

評分

一年前,在肯尼亚有一位读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对我说:『你研究的语言学其实就是在研究历史。』我当时没有感觉。我现在读完了福柯的《l'archéologie du savoir(暂译:知识的考据学)》,觉得我那时候可能遇到的是就是非洲的福柯。    虽然那是真人真事,但我还是回到这本书...  

用戶評價

评分

翻譯得超爛~

评分

譯得幾不可讀.

评分

此書中福柯質疑瞭話語形而上學。用斷裂和偶然性取代瞭連續性,顛覆全麵曆史。【8-9】在顛覆中,福柯說“不要問我是誰,更不要希求我保持不變,從一而終。”【19】章2指連續性為“建構的結果”【26】;拋棄話語之外的意圖或寓意觀念,擺脫陳述vs心理的二元論;在散布中尋求話語的規律性;總之,“不設法從文本進入思維...我們始終停留在話語的範圍中。”【83】章3將陳述界定為一種功能【93】,認為話語的實證性(positivity)構成一種曆史的先驗知識,是檔案(Archive);章4用考古學來取代思想史:話語本身和斷裂,考古學“隻是一種再創造”【154】;最後迴避瞭結構主義一語,而福柯誌在擊碎話語形而上學:“話語不是生命...你們彆以為能夠用你們所說的一切造齣一個比話語生命更長久的人。”【235】

评分

知識考古學建立其內在的思維綫索是“話語—實證性—曆史先驗—檔案—考古學”。在實證性基礎上,考古學建立一種與注重起源、連續性和總體化思想史不同的曆史,如果說思想史建立於“意識—知識—科學”之上,那麼考古學就建立於“實踐—知識—科學”之上。由此,知識型意味著“它是在話語實踐的實證性中使認識論形式和科學成為可能的東西”。福柯以人之死來應對人的有限性,消解主體同一性與目的論,將人從建構者下降到被建構者,將知識型的建構看成是無起源的誕生。福柯試圖以 “人的終結”來對抗“人的終結”,最後卻導緻瞭“人的終結”,一切變成瞭曆史的偶然性的投擲,從這一點來看,福柯還是在尼采的道路上前進。然後可以來說權力與話語瞭,但如果福柯所言的權力有主體,那便是迴到瞭康德,如果福柯所言的權力沒有主體,那麼福柯的自反性便是主體?

评分

2015年2月3日讀畢,有的書多讀幾遍能讀懂,有的書讀多少遍也不能全懂,這本書屬於後者。讀後,零星收獲是:(1)劃界、連續、序列、斷裂、差異等是知識考古學的主題;(2)如何追溯根源,爬梳理論,這本書從方法學角度告訴瞭我這個道理;(3)對語言本身及結構、思想本身和結構的理解,關係到能將思考進行多深。這本書給予瞭我們深入思考的磨練武器,準備後麵讀颱版,甚至英文版以及福柯其他書,理解這本書的思想和寫作思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