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民主传统是西方文明的骄傲。然而它也不是永远宽容的。苏格拉底的杀身成仁使得他扮演了西方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第一个殉道者,而且使信封倍多女神和阿戈拉奥斯神的雅典违反了自己的传统精神和原则:以言论自由著称的一个城市竟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罪行的哲学家起诉、判罪、处死,这给雅典的民主烙上了永远洗不清的污点。
I.F.斯东,1909-1989,美国著名左派报人。毕生从事新闻工作65年,先后为美国八家报刊(主要是中间偏左的报刊)工作,担任过记者、编辑,撰写过社论。冷战期间,这些报刊相继停刊,没有一家主流报刊敢雇佣他。他以6500元的资金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周刊,一不靠广告收入,二不靠财团资助,一人身兼发行、主编、校对数职,居然维持了19年,订户由5千增至7万,最后只因他的健康原因才停刊。可谓世界新闻史上的奇迹。
作者从70岁后,为了继续从事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理论探索,居然重新学习希腊文,并穷十年之功研究苏格拉底的死因。本书是作者的最后绝作,也确立了作者“苏学家”的地位。
如果你能够穿越到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来到古希腊的雅典城,并经常在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走,或许会遇到一个衣衫褴褛、光着脚丫的男人。他长着一个扁扁的鼻子,肚子大大的,光是长相丑陋就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他的举止更是不同凡响:时而呆立在某个墙角或者广场上一动不...
评分我其实没有真正读完这本书,已经2,3个星期了,这本书放在我的枕头边。我不得不做个了断,就这样算看过了吧。其实有点想读完,但是每随便翻起看看又放下了。 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我认为是以下几个原因: 1、没有读过苏格拉底传,尤其是没有读过柏拉图写过的几本讲苏格拉底的书。...
评分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有些书买来后就尘封在书架上。 《苏格拉底的审判》是这样错过的一本好书。 这本书为井底之蛙的我揭开了古希腊民主文化的神秘面纱的一角,让我诧异于那是一个多么灿烂的时代。我们现在所高喊的口号太多源于2000多年前爱琴海边的文...
评分有那么几天每天早上起来就开始读美国老记者斯东的《苏格拉底的审判》,无比享受,没有人间烟火的书皮,就着直接的阳光,有强烈的想和斯东对话的冲动。斯东是个较真的人,他不理解苏格拉底会死在雅典人手里,于是用余生最后十年研读各类古希腊原籍,沿着他的思路,至少在他的...
评分补标。98年的那版不是这个封面。
评分的确不能说作者是个哲学家。 “政治正确”的立场和错误的论证相伴,偶有似乎深刻的见识闪耀在浮浅的感慨中间。整本书充满了当代——也就是自由民主的时代——的激情和偏见,严肃而真诚的激情和偏见。作者很显然是这个时代一般人中的“中坚”,是代表了最大多数人的一个人。看了这本书,可以很好地理解“世人”何以不喜欢苏格拉底这样的人,而雅典人判苏死刑,实在是“合理的”。
评分即使冠着骇人的题目,报人写的书也总是比较好看,很好的"火车读物".但还是有些受不了美国人的罗圈话,唧歪重复
评分力气用过了!
评分自作聪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