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艺术

小说的艺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作者:[英] 戴维·洛奇
出品人:
页数:274
译者:王峻岩/等
出版时间:1998-2
价格:14.2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6312974
丛书系列:戴维·洛奇文集
图书标签:
  • 文学理论
  • 戴维·洛奇
  • 小说的艺术
  • 小说
  • 英国
  • 外国文学
  • 文艺理论
  • 写作
  • 小说
  • 艺术
  • 文学
  • 创作
  • 技巧
  • 风格
  • 叙事
  • 人物
  • 结构
  • 主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小说的艺术》是九十年代英国非小说类畅销书之一。《金融时报》评论说:“它是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以来最出色的、面向大众的小说研究。”本书对传统小说艺术、现代派和后现代派的技巧做了深入浅出的解释与论证,并囊括了小说研究的最新成果。书中的许多章节都曾在《星期日独立报》、《华盛顿邮报》做为专栏文章登载,内容涉及范围极广,几乎包括了古典和现、当代的每一位大作家,如菲尔丁、奥斯丁、亨利・

詹姆斯、詹姆斯・乔伊斯等人。这是一部较全面、具有权威性,又适合于广大读者的收藏书。

作者简介

戴维·洛奇(1935- ),一九三五年在伦敦出生,早年就读于伦敦大学,伯明翰大学博士,英国皇家文学院院士,以文学贡献获得不列颠帝国勋章和法国文艺骑士勋章。从一九六〇年起,执教于伯明翰大学英语系,一九八七年退职从事创作,兼伯明翰大学现代英国文学荣誉教授。

洛奇已出版十二部长篇小说,包括“卢密奇学院三部曲”《换位》(Changing Places,一九七五年,获霍桑登奖和约克郡邮报小说大奖)、《小世界》(Small World,一九八四年,获布克奖提名)和《好工作》(Nice Work,一九八八年,获星期日快报年度最佳图书奖和布克奖提名)以及《作者,作者》(Author, Author,二〇〇四年)等,其中以“卢密奇学院三部曲”最为著名。他还著有《小说的艺术》(The Art of Fiction,一九九二年)和《意识与小说》(Consciousness and the Novel,二〇〇二年)等文学批评理论文集。洛奇的作品已用二十五种语言翻译出版。文学批评史家安东尼·伯吉斯认为,洛奇是“同代作家中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

《小世界》在一九八八年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洛奇本人担任编剧、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好工作》,获得一九八九年皇家电视学会最佳电视连续剧奖。

目录信息

前言
序言
1开头(简・奥斯丁、福特・马道克斯・福特)
2作者闯入(乔治・艾略特、E・M・福斯特)
3悬念(托马斯・哈代)
4少年侃(J.D.塞林格)
5书信体小说(迈克尔・弗雷恩)
6视点(亨利・詹姆士)
7神秘(罗德亚德・吉卜林)
8名字(戴维・洛奇、保罗・奥斯特尔)
9意识流(弗吉尼亚・伍尔芙)
10内心独白(詹姆斯・乔伊斯)
11陌生化(夏洛蒂・勃朗特)
12地点观念(马丁・阿米斯)
13清单(F・司各特・弗茨杰拉德)
14介绍人物(克里斯托夫・艾什伍德)
15惊讶(威廉・美克皮斯・萨克雷)
16时间转换(缪里尔・斯巴克)
17文内读者(劳伦斯・斯特恩)
18天气(简・奥斯丁、查尔斯・狄更斯)
19重复(欧内斯特・海明威)
20华丽散文体(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21互文性(约瑟夫・康拉德)
22实验小说(亨利・格林)
23喜剧小说(金斯利・阿米斯)
24魔幻现实主义(米兰・昆德拉)
25浮在表面(马尔康姆・布莱德伯利)
26展示与叙述(亨利・菲尔丁)
27叙述:不同的口吻(费・威尔顿)
28历史感(约翰・弗尔斯)
29构想未来(乔治・奥威尔)
30象征手法(D・H・劳伦斯)
31讽喻(塞缪尔・巴特勒)
32顿悟(约翰・厄普代克)
33巧合(亨利・詹姆士)
34不可靠叙述者(石黑和夫)
35异域风情(格雷厄姆・格林)
36章节等等(托比亚斯・史沫莱特、劳伦斯・斯特恩沃尔特・司各特爵士 乔治・艾略特 詹姆斯・乔伊斯)
37电话(伊夫林・沃)
38超现实主义(雷奥诺拉・卡灵顿)
39反讽(阿诺德・贝内特)
40动机(乔治・艾略特)
41时间跨度(唐纳德・巴西姆)
42暗示(威廉・库珀)
43书名(乔治吉辛)
44概念(安东尼・博尔赫斯)
45非虚构小说(托马斯・卡莱尔)
46超小说(约翰・巴思)
47怪诞小说(埃德加・爱伦・坡)
48叙事结构(列奥纳德・迈克尔斯)
49犹豫表达(塞缪尔・贝克特)
50结尾(简・奥斯丁 威廉・戈尔丁)
译后记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 开始 小说的开头多种多样:描写场景、对话、自我介绍、哲理、危机、元叙述、句子拦腰折断处等等……重要的是给读者提高足够的,能记住的信息,以及让他们读下去。 二 作者介入 作者介入要么是一种“说书人口吻”写作的老方法,要么就是后现代小说里的结构游戏。写现实主义的...  

评分

我大概算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家伙。 以看小说为例,单是看小说的事情不提,看完之后看书之前一直问自己为什么要看这一本小说,也为什么要看那一本小说,现在竟然还看这本书,什么叫做小说的艺术? 所谓小说的艺术,称之为艺术,就是小说里面“美”的成分,...  

评分

洛奇先生曾说:“纵观一生,我左手小说,右手理论,这两份工作交织在我的文学人生之中。”你或许见识过他四两拨千斤的小说,也有幸“瞻仰”过他“独步天下”的理论,但是这本《小说的艺术》却是洛奇少有的左手端着小说,右手指点着理论,横下一条心要“手把手”教普通读者...  

评分

洛奇先生曾说:“纵观一生,我左手小说,右手理论,这两份工作交织在我的文学人生之中。”你或许见识过他四两拨千斤的小说,也有幸“瞻仰”过他“独步天下”的理论,但是这本《小说的艺术》却是洛奇少有的左手端着小说,右手指点着理论,横下一条心要“手把手”教普通读者...  

评分

话说在最后的美好时代、也就是还没有电子阅览器、微博甚至互联网的时代,人们对待小说的态度与今日截然不同。在那个时代,小说不是用来读的,而只能是用来重读的。一个好读者不仅关注情节和人物,也要花相当多的精力去注意描写、反讽、隐喻等等有趣的文学小把戏。所以,哪怕...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要选一本入门的小说创作类书籍,这本完全适合,原本就是戴维洛奇给杂志写的谈论小说的短文,适合感兴趣的读者读。前面会附有选段,每一小节谈论一个问题,诸如意识流、小说的开头、取名等等。但是与此同时,也因为篇幅的原因,不能谈得很深很透彻,算是介绍。再次吐槽一下翻译,很多作家译名和如今通用译名不一致,幸好书后有对照的人名索引。

评分

一点匠气也无,但有的概念还有待商榷

评分

不得不称赞的是Lodge读小说的心思细密眼神活络,一本读完感觉自己以前小说都白看了= = 更不提他书中援引的大部分小说我都没看过。后面的reference相当有价值,来日好好淘淘。不过毕竟受字数、对象限制,好多节铺开来写值得大做文章,深入挖掘这一点上就比不上小说稗类了。至于昆德拉那一本 又似乎处在不同的维度上。Lodge这本着眼点太广,有些似乎是小说方法论有些又涉及流派、体裁介绍,大杂烩了点儿。谈到《小世界》那几本的时候颇有点王婆卖瓜的意思,不过也算让我加深了点理解。文末那句不正当性关系引发的调侃有趣得紧,算是傻逼古汉课上的唯一乐趣了……

评分

论雅俗共赏的得与失——雅的(读者)欲求未满,俗的则迫食生肉。 任何一种企图“雅俗共赏”的作品,最终都将导致雅和俗各自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消化不良。我但愿他们是出于能力,而不是心态。 有收获吗?有的,假如忽略时间成本的话。 每到这儿就想调皮一下,我觉得到头来,我这个人可能会被那些乐天派的相对主义和辩证法搞死。

评分

kindle# 看这本的最大好处是,打算找原著“纠正”,再撸些小说原著…搞到的kindle 版本太渣,错字齁多、缺失几篇且不讲,人名好些也跟常用名不同(伯吉斯弄成博尔赫斯,敢再吓唬劳资嘛),好多作品名翻得更扯,大囧,亏得能拗过来…有些内容翻译明显尴尬,尤其是论语言过去-现在-将来时态变化与叙事视角、作者位置关系啥的,中文语境对不上…讲纸本书物理性质引致的可预知结尾与电影不可预知结尾的比较那块,如今电子书可以弥合一下咯,大家都有进度条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