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艺术》是九十年代英国非小说类畅销书之一。《金融时报》评论说:“它是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以来最出色的、面向大众的小说研究。”本书对传统小说艺术、现代派和后现代派的技巧做了深入浅出的解释与论证,并囊括了小说研究的最新成果。书中的许多章节都曾在《星期日独立报》、《华盛顿邮报》做为专栏文章登载,内容涉及范围极广,几乎包括了古典和现、当代的每一位大作家,如菲尔丁、奥斯丁、亨利・
詹姆斯、詹姆斯・乔伊斯等人。这是一部较全面、具有权威性,又适合于广大读者的收藏书。
戴维·洛奇(1935- ),一九三五年在伦敦出生,早年就读于伦敦大学,伯明翰大学博士,英国皇家文学院院士,以文学贡献获得不列颠帝国勋章和法国文艺骑士勋章。从一九六〇年起,执教于伯明翰大学英语系,一九八七年退职从事创作,兼伯明翰大学现代英国文学荣誉教授。
洛奇已出版十二部长篇小说,包括“卢密奇学院三部曲”《换位》(Changing Places,一九七五年,获霍桑登奖和约克郡邮报小说大奖)、《小世界》(Small World,一九八四年,获布克奖提名)和《好工作》(Nice Work,一九八八年,获星期日快报年度最佳图书奖和布克奖提名)以及《作者,作者》(Author, Author,二〇〇四年)等,其中以“卢密奇学院三部曲”最为著名。他还著有《小说的艺术》(The Art of Fiction,一九九二年)和《意识与小说》(Consciousness and the Novel,二〇〇二年)等文学批评理论文集。洛奇的作品已用二十五种语言翻译出版。文学批评史家安东尼·伯吉斯认为,洛奇是“同代作家中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
《小世界》在一九八八年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洛奇本人担任编剧、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好工作》,获得一九八九年皇家电视学会最佳电视连续剧奖。
我大概算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家伙。 以看小说为例,单是看小说的事情不提,看完之后看书之前一直问自己为什么要看这一本小说,也为什么要看那一本小说,现在竟然还看这本书,什么叫做小说的艺术? 所谓小说的艺术,称之为艺术,就是小说里面“美”的成分,...
评分话说在最后的美好时代、也就是还没有电子阅览器、微博甚至互联网的时代,人们对待小说的态度与今日截然不同。在那个时代,小说不是用来读的,而只能是用来重读的。一个好读者不仅关注情节和人物,也要花相当多的精力去注意描写、反讽、隐喻等等有趣的文学小把戏。所以,哪怕...
评分2010年10月25日读完了这本书。 在刚刚拿到这书的时候,粗略地翻了一下,觉得就是一本《阅读与写作》+《青年必读书手册》。 不过看过才觉得,比一些单纯的推荐书目类读物要好很多。
评分爱读小说的人,大多数被不爱读小说人当做不切实际的人;从小说之中读出来艺术的人,大多数是享受这份美丽;找到了这种美丽的人,总想知道这种美丽是如何被创造的;于是,解析艺术的人,往往就是解剖美丽的医生,而艺术便又成为了单调的骨骼和支离破碎的肌理。 《小说的艺术》...
评分话说在最后的美好时代、也就是还没有电子阅览器、微博甚至互联网的时代,人们对待小说的态度与今日截然不同。在那个时代,小说不是用来读的,而只能是用来重读的。一个好读者不仅关注情节和人物,也要花相当多的精力去注意描写、反讽、隐喻等等有趣的文学小把戏。所以,哪怕...
浅,善于让读者对所谈的小说产生兴趣。译得有点问题
评分如果要选一本入门的小说创作类书籍,这本完全适合,原本就是戴维洛奇给杂志写的谈论小说的短文,适合感兴趣的读者读。前面会附有选段,每一小节谈论一个问题,诸如意识流、小说的开头、取名等等。但是与此同时,也因为篇幅的原因,不能谈得很深很透彻,算是介绍。再次吐槽一下翻译,很多作家译名和如今通用译名不一致,幸好书后有对照的人名索引。
评分一点匠气也无,但有的概念还有待商榷
评分The Art of Fiction,戴維・洛奇九十年代寫就的小說藝術欣賞指南,分析英美文學。洛奇本人既是小說家,也是文學研究者和批評家。雙重身份使得他寫作的自覺意識很強,要求小說的事件、人物、甚至每個單詞,都必須服從整個文本的統一構思。
评分讲的挺陈词滥调的,也许是我对于书本身的了解使得他的评论对我来说缺乏启发,乏善可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