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孤独的挽歌

献给孤独的挽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薛忆沩
出品人:
页数:176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0
价格:24.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752500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随笔
  • 薛忆沩
  • 文学
  • 文学评论
  • 文学史、文学批评及理论
  • 诺贝尔奖
  • 文学研究
  • 评论
  • 孤独
  • 挽歌
  • 情感
  • 成长
  • 内心世界
  • 文学
  • 哲思
  • 人性
  • 沉淀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你所熟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你所陌生的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故事

《献给孤独的挽歌——从不同的方向看“诺贝尔文学奖”》是薛忆沩近年所著的与“诺贝尔文学奖”相关的作品结集,作者用严苛的文字对这一热门话题发出了“另外的声音”。其中收录了缅怀马尔克斯的同名长文《献给孤独的挽歌》, 并对赛珍珠、黑塞、海明威、加缪、帕斯捷尔纳克等著名作家的得奖轶事娓娓道来;作者迷人的文字令其对这些得奖作家代表作品的评价剖析具有了与逸闻趣事同等程度的可读性。

作者简介

薛忆沩,生于郴州,长于长沙,现居蒙特利尔。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从蒙特利尔大学获英美文学硕士学位,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1996—2002年任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2006—2007年为《南方周末》及《随笔》杂志撰写读书专栏。2009—2010年受聘为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2013年受聘为中山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驻院学人。1991年获台湾《联合报》文学奖。

主要出版作品有:长篇小说《遗弃》(2012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白求恩的孩子们》(台湾版)、《一个影子的告别》(台湾版);短篇小说集《不肯离去的海豚》、《流动的房间》、《首战告捷——“战争”系列小说》(南方读书报2013年度“十大中文小说”)、《出租车司机——“深圳人”系列小说》(2013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奖)、《空巢》;随笔集《文学的祖国》、《一个年代的副本》、《与马可·波罗同行》。

目录信息

“大地”的回报
其父与其女
“一个时代的灵魂”
“普通的古巴人”
加缪的“百年孤独”
致命的殊荣
冷战中的热点
亲爱的“赫索格”先生
献给孤独的挽歌
“圣经”的第二自然段
那一次没有终点的旅行
“变节”者的辩解
从语言的“裂口”看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距离
用记忆画下的“黑玫瑰”
“暴跌”的略萨
门罗的诺贝尔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小册子,一月底就读完了,一直没有做整理。对这本书取材和视角的好奇大过对具体的文章内容的期待。诺奖好玩,已然成一派文化现象了,以前说诺奖开奖总是“众声喧哗”,想来毕竟也是现代性产物,了解不深但总还是糅杂了现代所有文化的各个方面,政治、种族、性别种种。薛忆沩的看待方式有几个比较启发我的地方,一个是对数字的敏感,这也和我开始接触史学有点关系,以往更迷信“纯文学”,现在也能接受这些年份、间距、时代、受众等等更立体多元的看待方式了。另一个是读书人读书,一往情深,真是自叹不如。勉之。诺奖人物群像,再理。

评分

略读一遍,看到了许多诺奖背后的故事,原来对一些作家来说,得奖会让他们失去很多。我觉得作者让我与他感同身受,让我读完这本书有想去深入了解那些作家作品的冲动,这就很足够了。

评分

图书馆读完

评分

兴趣不大

评分

小册子,一月底就读完了,一直没有做整理。对这本书取材和视角的好奇大过对具体的文章内容的期待。诺奖好玩,已然成一派文化现象了,以前说诺奖开奖总是“众声喧哗”,想来毕竟也是现代性产物,了解不深但总还是糅杂了现代所有文化的各个方面,政治、种族、性别种种。薛忆沩的看待方式有几个比较启发我的地方,一个是对数字的敏感,这也和我开始接触史学有点关系,以往更迷信“纯文学”,现在也能接受这些年份、间距、时代、受众等等更立体多元的看待方式了。另一个是读书人读书,一往情深,真是自叹不如。勉之。诺奖人物群像,再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