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方法论讲演录》作者梳理了50年来科学史从智识史到社会史再到文化史的发展历程,通过精当的案例分析,展示了科学史家将社会学和人类学进路用于历史研究所导致的新图景,论述了平衡科学史中智识精英和普通人作用的重要性,阐述了比较相同时期不同文化和不同时期同种文化中的科学的方法,诠释了作者提出的“文化簇”概念及其作用,从方法学上总结了科学史发展的现状,前瞻了该领域的新趋势。
《科学史方法论讲演录》为读者打开了宏阔的学术视野,提供了独到的历史洞见,阐发了有效的方法精要,是一部集思想性和工具性为一体的著作,对研习汉学、史学、哲学、人类学和科学者犹富启发性。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读的原文。以及,不管是出于凑篇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请以后也继续出这种带原文的版本吧!(偶尔想翻回去看看中文,全是错译~)
评分检视读完
评分内容非常浅,很难说有什么启发。另外这本书非常坑的地方是中英文稿各印了一遍,使得篇幅和价格翻倍,而且引出两个问题:1. 在英文非常简单的情况下,中译仍有不少错误;2. 英文全部使用全角标点,读起来非常难受。北京大学出版社令人非常失望。
评分内容非常浅,很难说有什么启发。另外这本书非常坑的地方是中英文稿各印了一遍,使得篇幅和价格翻倍,而且引出两个问题:1. 在英文非常简单的情况下,中译仍有不少错误;2. 英文全部使用全角标点,读起来非常难受。北京大学出版社令人非常失望。
评分很有启发。医学背景比物理学背景新奇,社会学与人类学方法也有趣,大众文化里举了巫医的例子老让我想到之前看的东北电影《吾神》,比较不同文化中的用词都会出现十分神奇的感受(比如古中文并没有一个词来表示body这种对物质的概括),文化簇可能是最有价值的——寻常历史或者科学革命进路坚持不下去就换成传播学或者什么政治,一下子了然(忽必烈)。很短很薄的一本书,却简洁又清晰明了。席文大佬受我一拜。最后赠言很鼓舞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