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下卷)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下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春时
出品人:
页数:1135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0
价格:17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508970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学史
  • 文化理论
  • 汉语言文学评论&理论&文学史
  • 杨春时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现当代考研
  • 现当代文学研究
  • 中国现代文学
  • 文学思潮
  • 中国文学
  • 20世纪文学
  • 文学史
  • 上卷
  • 下卷
  • 思想史
  • 文化史
  • 现代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下)》,本书打破了按照时间排列的传统的文学史叙述方式,而是以文学思潮为基本单元展开叙述,从而首先在共时性维度上展开了文学史。而后,在具体的文学思潮框架内,文学现象才历时性地展开。在这个基础上,在更为宏观的历史层面上,各种文学思潮的彼此消长,又构成了文学的大历史。这种叙述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完整地把握特定文学思潮的性质、特征和历史。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导论
第一章 现代性与文学思潮
第二章 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
第一编 中国文学思潮的发端
第一章 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的滥觞
第二章 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萌芽
第三章 革命古典主义的萌芽
第四章 审美主义的初澜
第五章 现代通俗文学的发生
.
第二编 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上编 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第六章 五四启蒙主义文学发生的历史条件
第七章 五四启蒙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
第八章 五四文学的启蒙主义性质
第九章 五四启蒙主义文学的艺术特色
第十章 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历史意义
下编 新时期启蒙主义文学
第十一章 现代性和启蒙主义的回归
第十二章 新时期启蒙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
第十三章 新时期启蒙主义文学的思想倾向
第十四章 新时期文学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意义
.
第三编 中国革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
上编 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古典主义
第十五章 中国革命与革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
第十六章 新中国成立前革命古典主义的发展历程
第十七章 新中国成立前革命古典主义文学的叙事主题
第十八章 新中国成立前革命古典主义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意义
下编 20世纪下半叶的革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
第十九章 新中国成立后革命古典主义的演变
第二十章 “文革”与革命古典主义思潮的极端化
第二十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革命古典主义的创作实践
第二十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革命古典主义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意义
.
第四编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上编 二三十年代的乡土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第二十三章 中国浪漫主义发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二十四章 二三十年代浪漫主义的发展状况
第二十五章 二三十年代浪漫主义的思想倾向
第二十六章 二三十年代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
中编 40年代的都市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第二十七章 40年代浪漫主义发生的社会环境与思想根源
第二十八章 40年代浪漫主义的发展状况
第二十九章 40年代浪漫主义的思想倾向
第三十章 40年代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
下编 八九十年代浪漫主义的复兴
第三十一章 改革开放与浪漫主义的重生
第三十二章 八九十年代浪漫主义的代表性作家
第三十三章 八九十年代浪漫主义的思想倾向
第三十四章 八九十年代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
.
第五编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上编 二三十年代的前期现实主义文学
第三十五章 前期现实主义发生的社会条件
第三十六章 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第三十七章 二三十年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倾向
第三十八童 二三十年代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色与历史意义
中编 40年代的后期现实主义文学
第三十九章 后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
第四十章 张爱玲的现实主义写作
第四十一章 钱锺书的现实主义写作
下编 八九十年代现实主义的回归
第四十二章 新写实小说
第四十三章 “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
第四十四章 打工文学
.
第六编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上编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现代主义
第四十五章 中国现代主义的发生
第四十六章 中国现代主义的基本形态
第四十七章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性
下编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第四十八章 八九十年代的现代主义概述
第四十九章 八九十年代现代主义的性质、特性、意义
.
第七编 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第五十章 中国后现代主义概述
第五十一章 个体欲望化写作
第五十二章 新历史小说
第五十三章 后现代主义诗歌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种悲哀,无英雄主义冲决天地的痛快淋漓,却更痛彻人心,因为它是最经常的属于凡人的悲哀,它绵密而又丝丝入扣地织进普通人的生命中去,使其生命抹上一层无法褪去的黯淡底色,成为最近人间的伤痛。” 杨老师对沈从文的小说评价得好美!

评分

机敏洞见

评分

以文学思潮为主线分析各类文本及作家,倒是挺清晰简洁的啦~

评分

全书1135页,今天终于读完了。如作者所说,这是一本比较独特的文学史,“国内的各种中国现代文学史大都不像‘史’,因为他们缺少‘史’的基本要素,即明确的逻辑-历史线索”如果说大多数文学史告诉了我们文学“是什么”,那么这本书则在告诉我们“为什么”。文学内在发展演变是有逻辑的,这种内在的驱力就促推了一波又一波的“潮流”。文学的发展,是离不开历史社会的大背景的,这种写作方法,能够比较有说服力地揭示文学背后的推动力就是什么。文学似乎从来就不仅仅是文学,哪怕是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仍旧是“社会人”在“社会中”做出的一种社会的“选择”。这一切都牢牢镶嵌在人类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我们在理解与阐释文学的时候,返回社会史视野下的大背景,或许裨益更多。

评分

思潮里面最详细,疏离得最清,且贯通现当代的一本,虽然只论述了几种主潮,但对于理解整个二十世纪的思潮十分有裨益,根本原因在于杨春时是以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为观照的,这种视野在思潮史中很少见。PS杨春时的“革命古典主义”这个提法,在其他的思潮史中还没有见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