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下)》,本书打破了按照时间排列的传统的文学史叙述方式,而是以文学思潮为基本单元展开叙述,从而首先在共时性维度上展开了文学史。而后,在具体的文学思潮框架内,文学现象才历时性地展开。在这个基础上,在更为宏观的历史层面上,各种文学思潮的彼此消长,又构成了文学的大历史。这种叙述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完整地把握特定文学思潮的性质、特征和历史。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全书1135页,今天终于读完了。如作者所说,这是一本比较独特的文学史,“国内的各种中国现代文学史大都不像‘史’,因为他们缺少‘史’的基本要素,即明确的逻辑-历史线索”如果说大多数文学史告诉了我们文学“是什么”,那么这本书则在告诉我们“为什么”。文学内在发展演变是有逻辑的,这种内在的驱力就促推了一波又一波的“潮流”。文学的发展,是离不开历史社会的大背景的,这种写作方法,能够比较有说服力地揭示文学背后的推动力就是什么。文学似乎从来就不仅仅是文学,哪怕是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仍旧是“社会人”在“社会中”做出的一种社会的“选择”。这一切都牢牢镶嵌在人类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我们在理解与阐释文学的时候,返回社会史视野下的大背景,或许裨益更多。
评分思潮里面最详细,疏离得最清,且贯通现当代的一本,虽然只论述了几种主潮,但对于理解整个二十世纪的思潮十分有裨益,根本原因在于杨春时是以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为观照的,这种视野在思潮史中很少见。PS杨春时的“革命古典主义”这个提法,在其他的思潮史中还没有见过。
评分以文学思潮为主线分析各类文本及作家,倒是挺清晰简洁的啦~
评分买回来之后我承认我怂了,读不下去
评分谄媚!谄媚!完完全全是在讨好主流意识形态!根本没有一点中国知识分子该有的独立意识与操守!我特么以看过这本书为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