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

反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德]汉斯·海因茨·霍尔茨
出品人:
页数:94
译者:刘萌
出版时间:2019-7
价格:3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5216848
丛书系列: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图书标签:
  • 哲学
  • 解释学
  • 德国
  • 辩证法
  • 镜像隐喻
  • 反映论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西方哲学
  • 反思.思考.成长.人生.哲理.智慧.自我.探索.洞察.改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白雪公主故事中的魔镜、《资治通鉴》中的“鉴”、纳西索斯在水中的倒影、委拉斯凯兹画的《镜中的维纳斯》……

从具体的镜像到镜像隐喻,再到反映模型,霍尔茨以简洁的笔法,带我们溯回从柏拉图到解释学的思想史对“反映”的使用。

汉斯•海因茨•霍尔茨以镜子的映射为切入点,系统地考察了中西思想史中镜像隐喻的使用状况,重新探讨了在严格术语中对镜像隐喻的精确使用,进而揭示出“反映”概念对于理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

他基于唯物主义立场讨论了反映定理的世界模型,并借助镜像隐喻中的反映关系来理解唯物 主义思想中的反思概念,从而尝试由对象性活动或实践来给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反映模型的范畴结构。

最终,他通过指出镜像隐喻的思辨运用与解释学运用的差异,强调了反映理论是辩证法的基础与前提。

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

汉斯•海因茨•霍尔茨 德国哲学家,1927年出生于法兰克福,2011年逝世于瑞士。曾在恩斯特•布洛赫的指导下在莱比锡大学以“莱布尼茨和黑格尔的主奴问题”为题申请博士学位。1971年在马尔堡大学获得哲学教授席位,1978年去往荷兰格罗宁根大学任教直至退休。

霍尔茨发表了大量关于辩证法史和辩证法体系学的论著,在艺术理论和当代艺术领域也有涉足。曾任国际辩证哲学协会主席,后任荣誉主席。先后创办《Topos:国际辩证理论论丛》《扬弃:辩证哲学杂志》。

代表作:《萨特:对其哲学的介绍与批判》(1951),《语言与世界:语言哲学问题》(1953),《乌托邦与无政府主义:论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1968),《从艺术品到商品:对晚期资本主义美学对象的功能的研究》(1972),《新马克思主义中的潮流与趋势》(1972),《作为开放体系的辩证法》(1986),《同一与矛盾:近代辩证法问题史》(三卷)(1997)。

关于译者

刘萌 1989年生,山东菏泽人,哲学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读博期间赴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哲学系联合培养,现任教于延安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哲学、政治哲学。

张丹 1987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哲学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读博期间赴德国弗莱堡大学哲学系联合培养,现任教于延安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美学、艺术社会学。

目录信息

1/ 导言
7/ 以系统的观点对镜像隐喻历史作简短说明
35/ 镜像隐喻的精确运用
50/ 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范畴的反映概念
61/ 反映定理的世界模型
65/ 反身的唯物主义
74/ 对象性活动与反映
86/ 解释学运用与思辨结构
90/ 进一步的文献
93/ 中外文术语对照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核心思路是通过精确定义和使用镜像隐喻,重述一种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模型.镜子是当且仅当显现为他物时才具有外观的物,镜中形像是镜子作为物的存在(Dingsein)的要素;在一个以"二"为核心的世界观下,镜像隐喻乃是"类比之类比",是必不可少的:镜中的"多"即是"一",镜像关系是确定的"一"包含着不确定的"二",这被视为自明的关系(事实上,例如在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中可以见到这种隐喻). 然而后文对物质第一性的俗套论述仍是忽略了"看"的作用,试图获得一种超出认识结构的视点;宣称非对象性的存在物就是非存在物,实践乃是一种反思关系,总归没有比黑格尔的立论多出太多新料. 另外翻译多有生硬之处,第五和第七部分出现的topologisch一词显然应译作"地形学的"而非"拓扑学的",不能碰着数学术语就往上套.

评分

当时是临上火车前随手去书店特价区看到的一本特价。本以为这薄薄的几十页很快读完但是却没想到这本内容的深厚。每一个大标题下的小段落都严格依照段前()中内容进行描写,因而可以看作大标题下边有无数小标题,但是每一段又没有完全的详写,因而前面部分的阅读是有点枯燥且困难的。但是当进入唯物主义阶段,通过类似于语义的区分将意识存在从他们的泥潭中脱离出来并用镜子和被映射物来进行讲述的话一下子就豁然开朗。相比致力于传播普世唯物论和改变世界的马克思、列宁及其后续者来说,这本书目的更像讲述作者自身的一个工具,更像哲学家(笑)

评分

薄薄的一本,但是很精彩。“隐喻是某种超经验事态的一面真实的镜子。镜子是必要的隐喻,通过这个隐喻一种思辨的关系被建立起来。因此,镜像隐喻是思辨的哲学探讨的原初隐喻。”翻译➕????

评分

有一些料,但不是很好读。反映论的哲学史轨迹写得深刻,长见识了

评分

難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