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天黑以后,密涅瓦的猫头鹰才会起飞。——黑格尔
曼古埃尔在法国的家里修建了一个书斋,夜深人静时,书斋里灯火通明,他便从日常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通过那隐隐闪光的字母发出的神秘法术,被召唤、引诱到某一卷某一页面前。从早已消逝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到博尔赫斯的神秘虚构——一个收藏无尽、完美无缺的图书馆,再从1523年米开朗基罗创建洛伦佐图书馆时独具创意的阶梯设计,到“二战”集中营里秘密的只有八本书的儿童书库,曼古埃尔带领我们走过了一条关于书的时光隧道……
阿尔贝托•曼古埃尔(Alberto Manguel),有国际声誉的文选编纂家、翻译家、散文家、小说家和编辑。他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1982年移居加拿大,现在法国居住,被授予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军官勋位。主要著作有:《夜晚的书斋》(The Library at Night)、《阅读史》(A History of Reading)、《幻镜辞典》(A Dictionary of Imaginary Places)、《阅读图集》(Reading Pictures)、《曼古埃尔谈阅读》(A Reader on Reading)等。
如果你喜欢阅读,恰巧你喜欢收藏书本,或者你有图书馆或者书店情节,你会喜欢它的。 作者的博学引领你进入文学花园。这里有一个个关于藏书的故事,风景。有同感,有惊喜,有感慨。 每每读到书中介绍的那些书本,恨不得马上可以买到;而那些馆址在向你招手,每每感叹如果有瞬间...
评分書籍被視為靈魂的棲息地,書齋尚可作為抵達靈魂之所及的時光隧道。尤其是在夜裡,即是讀書人思維最爽朗的時刻,讓靈魂去周遊整個世界的任何角落,外在的其他一切聲響立刻變得模糊不清,在時間無形的疆域里,整個世界也隨着自己的想象重新堆砌。而在這所有的書籍面前,我...
评分近日恢复了图书馆之旅。十月之初的夜,满是秋的凉爽,清淡的桂花香若隐若现、似有还无,甚是怡人;骑车穿行在被两侧梧桐树遮蔽了大半夜空的街道,听着音乐,想着心思,心里有着难得的平静,一点点的哀而不伤,一些些的幽而不怨;仿佛就这样一直骑到天之涯、海之角、时间的尽头...
评分书籍也许不会改变我们的苦难,也许不会在险恶中保护着我们,也不会告诉我们什么是善与美,而且肯定不会终止我们走向坟墓的共同命运。但是书籍给予了我们很多可能性:改变的可能性,受到启发的可能性。每一本书绝对有它的知音,而且,来到它的知音们的面前,便是这本书最美丽的...
评分继《阅读史》之后,阿尔贝托·曼古埃尔的新书《夜晚的书斋》(The Library at Night)仍是讲述关于书的故事。《阅读史》是将个人的阅读和阅读的历史结合起来写,《夜晚的书斋》写作方式与之有些相似,每一章基本上都是从作者的书斋说起,然后展开至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及这些图书...
博尔赫斯在被任命为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时,在一首诗中写道“我心中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天堂当然不会像图书馆这样命运多舛。 @2012-10-29 16:04:03
评分挺有趣的,蛮好看
评分作者乐此不疲的搬运,堆积,组织,点缀,仿佛在书页间展开了闻所未闻的一幅长卷,那是关于时光与书的隧道:从早已消逝在历史烟尘中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到博尔赫斯神秘的虚构,从1523年米开朗基罗宏伟的创建洛伦佐图书馆的阶梯,到二战时集中营里秘密的只有八本书的儿童书库,作者告诉我们太多太多的关于书本以及书本背后的故事。整部书有十五个专题,“神话,秩序,空间,力量,影子,形状,机遇,工作室,心思,岛屿,幸存物,遗忘,想像,品格,家。”单单看一眼这样的分类就已经叫人愉快,我绝对相信这绝不会是单调的如辞典一般的罗列与堆砌,看每个词语间的想象空间竟有如此开阔,不禁令人悬想,这些词语背后究竟会写些什么。
评分其实,没怎么看。改天再说吧。
评分圖書館簡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