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皇帝的中国

告别皇帝的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作者:马国川 访谈
出品人:后浪
页数:2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1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04075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近代史
  • 辛亥革命
  • 中国
  • 访谈
  • 晚清
  • 马国川
  • 文化
  • 中国历史
  • 近代史
  • 政治变革
  • 帝制终结
  • 社会转型
  • 清末民初
  • 辛亥革命
  • 君主立宪
  • 民主共和
  • 文化转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慈禧是晚清的功臣还是罪人? 袁伟时 vs 周有光

《钦定宪法大纲》是否只是一纸空文? 萧功秦 vs 杨天石

辛亥革命是否只是纯粹的偶然事件? 李泽厚 vs 章开沅

辛亥百年是否能作为今日镜鉴? 雷 颐 vs 朱维铮

周有光题赠刘香成《壹玖壹壹》:

1911年是中国走向现代的第一步。虽然事实上的皇帝不断出现,可是皇帝的名义谁都不敢用了。我们希望中国再向前走一步,既没有皇帝的名义,也没有了事实上的皇帝。

李泽厚:

梁启超是为了改良而讲革命,我讲告别革命是为了能够慢慢改良,中国太难改变了 ,就像鲁迅讲的,“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你声称要把屋子拆了,最后人家才同意你开个窗户。

金耀基:

阅读这本《告别皇帝的中国》,更会深信中国今后必须拨开“不断革命”、“继续革命”的思想迷雾,在经济改革与现代化之后,再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实践自我改革,寻求一条建造中国现代政治文明、长治久安的道路。

本书由马国川先生围绕“辛亥百年”的主题,对海内外十二位著名学者进行访谈的采访稿组成。

书中十二篇访谈对辛亥革命的本质、成因与遗产进行了政治、历史、军事、法律、文化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剖析,反思了辛亥革命后一百年间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经验和教训,探讨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 未来历史走向。

在采访者的叩问下,书中十二位学者基于各自的学问背景与独思创见,表述了对辛亥百年之间大事件不同的解读与评价,形成一场在认知与价值观层面上的精彩论辩。读者通过阅读这场论辩,必能对辛亥百年的整体认识大有增益,同时享受一道丰厚的思想盛宴。

作者简介

马国川,1971年出生,河北威县人。《财经》杂志主笔。已出版有《大碰撞:2004—2006中国改革纪事》、《争锋:一个记者眼里的中国问题》、《风雨兼程: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访谈录》、《共和国部长访谈录》、《我与八十年代》等,其中《大碰撞》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改革第三次大争论的作品,被评为“2006年十大好书”之一。

目录信息

序一 告别皇帝的中国周有光 1
序二 重思、反思“辛亥百年”金耀基 2
序三 “辛亥百年”之我见刘绪贻 4
朱维铮:中国的改造只能够通过内部的力量
李泽厚:告别辛亥革命
章开沅:革命不是制造出来的
袁伟时:假如没有辛亥革命
雷颐:为什么一步步走向革命?
周有光:纵论辛亥革命
杨天石:辛亥革命是必要的
萧功秦:革命的乌合之众摘了清王朝的烂桃子
许倬云:一百年的路是“正反合”的过程
高全喜:宪法出场,革命退场
刘香成:告别悲情意识,寻找中国位置
后记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篇阅读后记,不知道起什么名字好,但我借由这本书了解了几个概念,国体、政体、普世价值。但并不是说这本书里就有这几个概念的定义,而是这本书让我主动去了解这几个概念的含义。说到这里,我又不得不说说我看的这本书的版本。 我看的是牛津大学出版的港版,主标题是:没有...  

评分

2011年出版界迎来了一个主题:辛亥革命百年。辛亥研究的专著一时纷纷出现在书市,现在这个出版盛事已经渐落帷幕,然而百年之后反思辛亥史事,其意义远非一场出版现象所能涵盖。辛亥早已过去,当代中国有更远的路要走。读者、学界,人们都有一种感觉,辛亥还远没有说完、说清楚...  

评分

近十年来一直在阅读中对自己的扭曲的历史观进行自我修复。各种观点的碰撞也曾让人茫然,但这本书的精彩之处恰是,把辛亥的话题放在一起,让大学者们在同一本书中碰撞。 明显的是,书中贯穿着作者自己的观念,好在对作者的观念我基本认同。 仔细研读这些分歧,其实总能发现,基...  

评分

这篇阅读后记,不知道起什么名字好,但我借由这本书了解了几个概念,国体、政体、普世价值。但并不是说这本书里就有这几个概念的定义,而是这本书让我主动去了解这几个概念的含义。说到这里,我又不得不说说我看的这本书的版本。 我看的是牛津大学出版的港版,主标题是:没有...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辛亥革命过去一百年了!牛、鬼、蛇、神都跳出来了!连研究美学的、研究汉字的,都可以随口在它坟头上踩两脚。开头就tm是批判以论带史,结果全篇没一点史学的发现,全是借古讽今的论,还有什么“一百年来只有我认识到”之类的笑话,真把爷逗乐了,建议加入《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史学篇。

评分

: K257.07/7162

评分

牛津版叫《没有皇帝的中国》,推荐。

评分

看完不再知道「辛亥革命」是什么,说明这书成功了。

评分

已购。围绕慈禧、晚清新政、辛亥革命、孙中山、革命与改革等等,12位学者在采访中各抒己见,也互有对立。朱维铮:辛亥革命是在完全想不到的地方,完全想不到的时间,完全想不到的地点,突如其来地爆发,结果一下子清朝就垮台了。李泽厚:要垮的政府也比没有政府强……我完全不赞成呼唤强人政治,历史已经证明,把国家民族希望寄托在个别人身上太危险了。许倬云:集权……长期而论,夜行多露,不可能每一步都走对,一个小错误之下,全国的灾害是惊人的。高全喜关于民国宪法基础的一章都不错。余英时:现在搞民族主义就是要转移视线,把国内矛盾转移到外面去……对中国未来不必那么悲观,十几亿人,每个人总有一些小空间做自己的事情。刘香成:中国最需要媒体的改革,不是通过媒体再去教育别人。不能说现实太复杂了,要把权力更集中在我手里才能干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