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与限界

张力与限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黄道炫
出品人:
页数:483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1-1
价格:CNY 4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27447
丛书系列:近世中国
图书标签:
  • 中国近代史
  • 历史
  • 党史
  • 黄道炫
  • 革命史
  • 苏区
  • 近代史
  • 中国现代史
  • 张力与限界
  • 哲学思考
  • 人生境界
  • 自我突破
  • 精神成长
  • 心灵探索
  • 存在意义
  • 内在冲突
  • 意识觉醒
  • 生命韧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央苏区史,在中共党史中是一段“别样的经历”。中共在1927年国共分裂后,几乎是白手起家开始武装反抗,神话般的故事到1930年代中期暂时画下了一个逗号,1934年中共遭遇的挫折,以博古等为首的中共中央不甚成功的领导固然不能辞其咎,但这些被历史推上中心舞台的年轻人,其实本身也是历史的祭品。

作者简介

黄道炫(近代史研究所),男,1966年生,江西赣州人。副研究员。1986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198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系,同年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民国史、中国革命史研究。

目录信息

引子 历史的弹性
一 中央苏区的炼成
1. 中央苏区的成长
2. 新形势与新任务
3. 从毛泽东眼中走进苏区
4. 国共较量中的地缘政治
二 燃烧的革命
1. 中央苏区的党
2. 中央苏区的政权
3. 宣传功能下的教育和文化
4. 社会革命的宣传与实践
5. 妇女:地位上升最快群体
6. 群众:组织与改造
7. 红军:堡垒的坚强核心
三 第五次“围剿”:南京政府全力以赴
1. 国民党军的作战准备和作战方针
2. 国民党军作战基础的增进
3. 国民党军的作战部署
4. “七分政治”的具体实施
四 第五次反“围剿”:中共绝境求生
1. 中共的反“围剿”准备和作战方针
2. “短促突击”战术
3. 红军的正规化建设和防御原则
五 消耗战中的资源陷阱
1. 结构性的限制——中央苏区的人力与物力
2. 经济力的挖掘
3. 财政紧张下的民众负担
4. 查田运动:理念、策略与现实
六 内外挤迫下的社会政治困境
1. 肃反问题
2. 工作作风问题的滋生
3. 群众逃跑
4. 扩红与开小差
5. “赤白对立”
七 第五次“围剿”与反“围剿”的战争
1. 运动与攻坚
2. 福建事变爆发与国共的应对
3. 中央苏区核心区域的争夺
4. 红军战略转移的准备
5. 红军实施转移
结语 革命的张力
附 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经过要图——广昌战役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作者2005年就写好了,放在电脑中,不断地补充修改。内容很丰富,场景很宏大,观点非常新。对于苏区的革命,过去的研究把革命的失败归结于左倾领导人如李德博古等的错误指导,什么“御敌于国门之外”,不搞游击战,反而与敌人拼单纯消耗的阵地战。实际上,在国民党军的内...  

评分

中央苏区的革命为什么会失败?真的就是左倾路线的作用?这是我一直困惑不解的事。过去读了部分关于打AB团的文字,觉得很震撼。更想揭开中央苏区那神秘的面纱。黄道炫这部专著,写得很用心。引用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当时的苏区报刊、资料。我读了好几次,总算艰难读完。...  

评分

中央苏区的历史,人人耳熟能详,但也正因为如此,不免人云亦云,令历史的弹性尽失。 比如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往往归咎于错误的军事战略,可敌军碉堡层层推进,如何开展游击战?“短促突击”真的是一开始就有的错误路线吗? 在本书中,黄道炫先生通过大量资料,证明在第...  

评分

“也许我们可以坐下来,平心静气,不抱成见,尽可能避开历史进程中现实需要带来的政治口水,更多通过当年的而不是后来的,描述性的而不是价值评判的历史资料,回首这一段曾经不那么愿意直面的历史。历史展现虽然不会像文学作品那样罗曼蒂克、激动人心,但却可能更有益于后人了...  

评分

1933年,经历了四次“围剿”失败的蒋介石信心满满又无比谨慎地开始了与中共的新一轮较量。相比于前两次围剿中地方军的不堪重用以及后两次围剿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此次蒋介石在内外环境宽松的情况下,派出50万嫡系部队分路围剿仅有10万多兵力的中央苏区,可谓占据天时、人和...  

用户评价

评分

此书运用档案史料、作者个人的自身经历以及部分历史地理的范式研究,结实了30年代中央苏区的竭泽而渔、老蒋当时并没有把中共当做自己的第一对手,以及中共对全局的不完全正确估计,还原了五次反围剿中许多的深层含义,很有意思的书。

评分

所谓张力,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和列宁主义的组织体系,才造成了星火燎原之势;所谓限界,来自领导层的幼稚不成熟以及外部压力过大、可回旋余地太小。在延安,“限界”的问题基本被解决了,革命的“张力”被完全释放出来,才造成了国共实力对比的大逆转。

评分

有关央苏转衰原因、民心向背转化、王明博古功过、是否仓促撤退、国民党后期灵活应变尤其蒋介石是否故意放水等,叙论出新,臧否持允。政军、经济、社会史视野均衡,注重国民党方史料。尊重历史当下、现场、细节之偶然与幽微,于宏大正史、村野口述和修正史学外别开生面。编校佳

评分

”当我们一路追问,试图去点亮、触碰历史的那些暗角时,常常会不无遗憾的发现,可以照亮的部分如此有限,而且,就在这照亮的部分中,还有着难以透析的重重光晕。“

评分

革命真的好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