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炫(近代史研究所),男,1966年生,江西赣州人。副研究员。1986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198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系,同年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民国史、中国革命史研究。
中央苏区史,在中共党史中是一段“别样的经历”。中共在1927年国共分裂后,几乎是白手起家开始武装反抗,神话般的故事到1930年代中期暂时画下了一个逗号,1934年中共遭遇的挫折,以博古等为首的中共中央不甚成功的领导固然不能辞其咎,但这些被历史推上中心舞台的年轻人,其实本身也是历史的祭品。
1933年,经历了四次“围剿”失败的蒋介石信心满满又无比谨慎地开始了与中共的新一轮较量。相比于前两次围剿中地方军的不堪重用以及后两次围剿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此次蒋介石在内外环境宽松的情况下,派出50万嫡系部队分路围剿仅有10万多兵力的中央苏区,可谓占据天时、人和...
评分“也许我们可以坐下来,平心静气,不抱成见,尽可能避开历史进程中现实需要带来的政治口水,更多通过当年的而不是后来的,描述性的而不是价值评判的历史资料,回首这一段曾经不那么愿意直面的历史。历史展现虽然不会像文学作品那样罗曼蒂克、激动人心,但却可能更有益于后人了...
评分革命远比历史教科书的残酷和复杂,革命的道路也必然充满曲折和张力。而初生的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央苏区,在1934年前后,就面临这样一个危急的生死关头。那一段充满挫折的革命历史,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需要为了创造新的胜利而书写。革命历史的书写,往往成功经验总结得具...
评分近来读书不多,自无往日那般通宵达旦,不过闲暇之余,也抽空读了些许。随手写的几段文字,倒也不负读来此书的一点感悟 。 黄氏此书资料详实而梳理清晰,表达观点明确,而不妄下结论。使人读来既无晦涩难通之意,又无弄巧乖张之疑。堪为正史信史之一标准。 十年土地革命,此工农...
评分这本书作者2005年就写好了,放在电脑中,不断地补充修改。内容很丰富,场景很宏大,观点非常新。对于苏区的革命,过去的研究把革命的失败归结于左倾领导人如李德博古等的错误指导,什么“御敌于国门之外”,不搞游击战,反而与敌人拼单纯消耗的阵地战。实际上,在国民党军的内...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是革命也得请客吃饭
评分二读。军事、财政机器,汲取资源。
评分从社会、经济、组织等方面考察第五次围剿,揭示出许多掩盖在宣传之下的残酷现实。遗憾的是,当对政权、资源、文化、群众、教育一一剖析之后,最后一章仍然不免落入单纯的军事描述,全书读毕,有一种蓄力满槽却没能打出超必杀的失落感。
评分拨开“革命”话语,以政治-社会史进路重建苏区面貌。材料扎实,可读性稍差。读到苏区肃反中关于司法工作的种种指示,颇有一种熟悉感。
评分井冈山之行前的预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