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发表于1960年,已成为研究俄国文学的经典之作。托尔斯泰延续了从荷马以来的史诗风格,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延续了“悲剧世界观”。本书概括并比较了这两种不同的文学视角。作者着重分析指出了两位大师的文学观、文学作品在哲学、文化方面的深远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俄罗斯文化的机会。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当代最杰出的知识分子之一,不列颠学会会员。1929年出生于法国巴黎,以德语、法语、英语为母语。先后在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曾任《经济学人》杂志编辑,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日内瓦大学等知名学府,教授比较文学课程。研究领域涉及文学理论、比较文学,并提出了重要的“翻译四步骤”理论。斯坦纳著作等身,主要作品包括:《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悲剧之死》、《巴别塔之后》、《马丁·海德格尔》、《何谓比较文学》等。2007年,获得阿方索·雷耶斯国际奖。
列夫·托尔斯泰(Lev Tolstoy),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评分列夫·托尔斯泰(Lev Tolstoy),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评分列夫·托尔斯泰(Lev Tolstoy),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评分作为一本学术性很强的文论,出乎意料地很好读。作者出色的文笔和深入浅出的论证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当然,译者流畅通顺的译笔也同样功不可没。 托翁和陀总作为俄罗斯文学史上的两座奇观,全面而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文学的发展。自从首次创造性地将两人进行对比研究,相...
评分列夫·托尔斯泰(Lev Tolstoy),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文学批评的应该出自对文学作品的回报之情。大概仅仅这开篇一句话,就足以奠定斯坦纳老派批评大师的作风了吧。当我们在谈论“史诗性”或者“悲剧精神”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这些大词早已在语焉不详的滥用中失去形状,而斯坦纳通过细致的文本对比分析,将精确的定义从团块中捏出了形状。这是笨功夫,也是真功夫。最后部分对宗教大法官的解读非常新颖。当然,对文学作品的回报之情有可能产生盲目的爱惜,得承认,斯坦纳有时候不免太偏心了。
评分这家伙究竟是有多博学?!
评分文学评论的典范,没有仅仅局限于对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讨论,而是从欧洲、俄罗斯、美国文学层层切入,包括福楼拜左拉巴尔扎克福克纳等诸多作家都给予了评论。作者从文本的角度出发,多次将托尔斯泰和荷马进行比较,两者都具有史诗性质,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与莎士比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戏剧因素不断地出现在其作品之中,解读全面深刻,看完以后想立刻把两位大师的作品重读一遍。“书籍只有被理解时才算被发现。”“文学批评应该出自对文学的回报之情,文学批评的任务既不是品头论足,也不是肢解分割,而是牵线搭桥。文学批评者应对艺术抱着热爱之情,经常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技艺与作者之间存在着差距,只有这样,文学评论者才能起到牵线搭桥的中介作用。”
评分文学评论的典范,没有仅仅局限于对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讨论,而是从欧洲、俄罗斯、美国文学层层切入,包括福楼拜左拉巴尔扎克福克纳等诸多作家都给予了评论。作者从文本的角度出发,多次将托尔斯泰和荷马进行比较,两者都具有史诗性质,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与莎士比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戏剧因素不断地出现在其作品之中,解读全面深刻,看完以后想立刻把两位大师的作品重读一遍。“书籍只有被理解时才算被发现。”“文学批评应该出自对文学的回报之情,文学批评的任务既不是品头论足,也不是肢解分割,而是牵线搭桥。文学批评者应对艺术抱着热爱之情,经常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技艺与作者之间存在着差距,只有这样,文学评论者才能起到牵线搭桥的中介作用。”
评分现在的文学鉴赏/研究已经不叫人去明白什么叫好小说或者写的好了。这本书,翻来覆去看了三遍,还是觉得bug级的好——鉴赏功力,以及用语言传递细微感受的能力都是最一流。对这两个人的小说视如家珍的人,如我,大概会一边觉得斯坦纳所说一语中的,正是心中模糊所感,一边被他三两引文所阐述而自己忽略未能领悟的小说内在逻辑刺激得哇哇叫。我的文学引路人是这两个“世界上相距最远而又同样伟大的小说家”,真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