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是古代史書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該書記載瞭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曆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誌》閤稱“前四史”。《史記》參考瞭眾多典籍,如《左傳》、《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鞦》和諸子百傢等,同時參考檔案、民間古文書籍。司馬遷還親自采訪,進行實地調查。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漢史學傢、思想傢、文學傢。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南芝川鎮)人。著有《史記》,《漢書?藝文誌》著錄有《司馬遷賦》八篇;《隋書?經籍誌》有《司馬遷集》一捲。
韓兆琦,男,1933年齣生[1],天津市靜海人。195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1962年復旦大學研究生畢業。其後長期擔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教授,古典文學教研室主任,中國古代文學先秦兩漢文學方嚮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2002至2005年任教於新成立的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文學院,執教“中國古代文學史(先秦兩漢)”、“《史記》選講”等課程,深受學生愛戴和好評。
序 常常有人对我说,中国人的大弊端是缺乏信仰——一是没有个具形的神;一是没有一部《圣经》。我想,这未免有些过于自谦了。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世界各个民族,无论其文化发育早晚,都有着自己相对独特的文明特征。换言之,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都有属于本民族、由来于民...
評分 評分就像塔西陀苦心孤诣撰写《编年史》,是为了找出罗马从共和沦落为帝制的原因一样,司马迁自比叔季之世的贤哲,在斯文垂灭的末法年代承担人世背后无形的神秘法则——用儒家的术语讲即是天命——赋予他的重任,发奋著书,梳理清楚自尧舜文武以降华夏多国体系缘何被赤裸暴力横扫一...
評分有些读者反映这部 《史记 表》中从1120页好多字印倒了,进而怪罪中华书局。 其实误会了。这就是《史记》中特有的,在《表》中倒着书写,俗称“倒文”。书中仅本《表》有此写法。《表》中出现的倒文,一般是在正书叙述的人物事件所属栏格的上一栏出现,例如“相位”栏中记载的丞...
評分(喜欢的请推荐,不喜欢的请告诉我,谢谢) 齐国本姓姜,传自太公望,公元前386年,历经几代努力的田氏取代姜氏,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齐。 田齐桓公田午(公元前374-357在位)在齐国国都临淄城外创建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贤士。临淄有十三座城门,学宫在西面稷门之外,故称稷...
嗯,
评分這兩周囫圇吞棗讀完瞭,肯定是還要再讀的。接下來讀左氏春鞦吧。
评分評注中,評基本上沒有什麼信息,注不如直接看三傢注。
评分三年前買的,當時粗讀瞭一遍,現在再讀纔發現史記的好。太史公真是如泰山一般的人物,隻不過覺得他太孤獨瞭。
评分封麵太醜,收錄編目全,紙張薄又易蘭爛,對詞語的注釋大多可以接受,然而文後的評論真是多餘,雖然現在看史記跟看小說似的,司馬遷在韆百年之前卻已自覺執史傢之筆,可見他用字的剋製冷靜。評論總說他無比憤慨,無比贊賞,可不太對頭。忽略文後的評論,想讀史記的話,這套書還是值得推薦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