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未鹏:
南京大学计算机系硕士毕业
现就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工程中心
兴趣爱好: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
博客名 Mind Hacks 的含义:
- Mind Hacks 是一本书
- Mind Hacks 是一系列思维工具
- Mind Hacks 有一个漫长的前生—一个有着近6年历史的技术博客
- 在CSDN上有超过120万的访问量
2003年,刘未鹏在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并开始写博客。最初的博客较短,也较琐碎,并夹杂着一些翻译的文章。后来渐渐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和看法。总体上在这8年里,作者平均每个月写1篇博客或更少,但从未停止。
刘未鹏说——
写博客这件事情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一件事情如果你能够坚持做8年,那么不管效率和频率多低,最终总能取得一些很可观的收益。而另一个体会就是,一件事情只要你坚持得足够久,“坚持”就会慢慢变成“习惯”。原本需要费力去驱动的事情便成了家常便饭,云淡风轻。
这本书便是从刘未鹏8年的博客文章中精选出来的,主要关于心智模式、学习方法和时间利用,《暗时间》的书名便来自于此。
1. 开篇拿CPU的任务调度来比如大脑的使用,非常有启发意义。一个高效的系统必然具有以下特征:任务集中处理,尽量少的进程切换。以此类推,我们需要集中时间专注在一件事情上,尽量少在不同事情间切换。上午看资料,了解动态,处理沟通事情。下午带耳机消除干扰,集中时...
评分本书给我很大震撼,让我知道了很多以前未曾想过的问题。 因为是从日志上摘下来的,所以可以思路有些零乱,好在作者给它分了章节,看起来才颇得要义。 了解了很多心智方面的东西,也扩展了视野,推荐!
评分这几天一直在重看刘未鹏的《暗时间》,也许它并不能解决很多问题,但通过它打开了一个领域的窗户,让你想要赶快推门而入,自己去一一领教那些美好的知识。 整本书的主题,或可总结为四个字:学会思考。扩展开来,则是:学习思维相关的学科(认知科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等...
评分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地铁的文章,只是不限于北京这座城市,但鉴于自己坐北京的地铁的次数很多,坐南京地铁次数也不过一年两三次,所以更多的感受还是来自北京的地铁,这个从大一开始就一直陪伴着我的交通工具。 北京的地铁系统是很发达的,历史长,线路也多,尽管07年的时候还...
评分今天看了刘未鹏的书《暗时间》,发现许多想法都不约而同。因此看到《逃出你的肖申克》一文时,心有戚戚焉。 文中给我印象最深也是我个人经历中最有感触的便是这一个事情:人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刘未鹏在书中的解释是这样:人有两个大脑,一个负责情绪,一个负责理智。...
omg...太好的总结。作者提到的书我看过7-8成的样子,笔记做了不少,最大差别我想就是“暗时间”的投入不够,思考不如人家深刻啊。我不确定对于没有读过他引用的那些书的人来说,直接读这个有多大收益。but for me this is fantastic. 后面为什么突然变成算法了呢。。。。看不懂
评分我很难对这本书进行一次打分,因为对我来说这本书价值不大,但是对很多原本不关注该领域的朋友,或许价值就很大,就像我给《把时间当作朋友》打了个低分的原因一样: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新东西……
评分成功学或者为,伪心理学总是能够获得很高的评分
评分讲的很庞杂,也很空,各种学科的都有,整体上作者想表达如何思考,但他实际上驾驭不了这么大的主题,所以这本书像是一堆散乱的读书笔记,他所写的那些条条框框如果他本人全能做到那他就是圣人,还有就是文字中流露出一副教育别人的架势,书呆子气太重,让人厌烦。
评分84年出生的未鹏,心智成熟度超过了很多48年出生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