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家园》是一代学人的心灵史,是关于苦难的艺术之书。书中作品沉重如山,灵动如水,是当代散文最美的收获。本书是《寻找家园》是增订新版,是传世经典,值得一看。
《寻找家园》所编为非虚构散文,是广义的散文。广义的散文,不拘记叙、抒情、议论、不限文章、日记、书信,重要的是同大地的关联。这其中,有泥土的沉重、朴实、芳香与苦涩,有水的柔润,也有干旱及焦渴。
高尔泰,著名美学家,旅美学者。1935年生,1955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先后在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兰州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任职。现居美国,为内华大学访问学者。著有《论美》、《美是自由的象征》等。本文集部分近年来在我国《读书》杂志陆续发展。
买过三个版本的《寻找家园》,最早的花城出版社版本,只有二百多页。这样的书有删节是当时出版界的常态,习以为常。不过瘾,又辗转购了台版,直到今年看到《寻找家园》重版的消息,又买了新版。新版的页码厚了一半,变成了四百多页——这种耐人寻味的变化意味着什么,一目了然...
评分因为很早起床,整个白天都困。尤其傍晚以后。但五点至七点之间,还是习惯性地坐在那个叫做小镇的店铺中间的长椅上。睡了十几分钟,醒了读《寻找家园》,把昨晚没来得及看的那部分看完。 明白了北岛为何称高尔泰为证人高尔泰。 最近,读了好文章,常常说不出话来。心里一遍一...
评分某年入关过年,兄长托我带几本好书回去,其中即选了花城出版社高尔泰先生的《寻找家园》。后来兄长在短信中屡次提及此书,我自己也觉得很欣慰,甚至很得意。 因为追随宗白华先生做“美学散步”,所以对于高尔泰先生的“美学家”身份相当熟悉,但对于其“右派画家”的身份一直不...
评分用了一星期的时间终于看完了《寻找家园》,满纸血和泪,越看心情越沉重。作为一个客居异国的学者,年届八旬的高尔泰仍然在执着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精神空虚的我们继续沉醉于膨胀的物欲和虚假的繁荣,和谐社会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诗人北岛在序言中称高尔泰为证人。的确,作为...
评分胡继华 转载自http://www.1911.cn/bbs/dispbbs.asp?boardID=34&ID=55829&page=1 时间总是冷峻无情,把生活舞台上的匆匆过客打发成历史深处的渺茫背影。 当我在课堂上向学生说起高尔泰、李泽厚,说起他们的时代及其所思所言,我尴 尬地面对着要么漠然、要么困惑的眼...
在地铁上读完。两次落泪。有感情不难,最难的历经千帆却不煽情,点到即止,见好就收。
评分我是因为年初看过萧默的《一叶一菩提——我在敦煌十五年》(已被禁)才来看这本书的,想看看站在对立面的高尔泰怎么说的。适逢新版增补本出版,便在京东上买了一本。读完两本书,结果是没有答案,两本书侧重面完全不一样。高的书是站在个人的角度,侧重于对自己一生的回顾,感情真挚,但是读下来对历史事件并不是十分清晰;而萧则是截取了十年历史片段,更多的是对事件的描述,逻辑清晰,对事件描述也十分清晰。这是否恰好印证了学艺术的和学工科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或是一人历尽苦难处于被斗争对象,一人则是顺风顺水心态的不同?我给本书四星,给萧的书五星。历史史实就不评价了。
评分可看。就是受不了那个“海外华人民主人士”的劲儿。
评分为什么这本很难打动我的自传在豆瓣上居然获得压倒性的好评?对此我感到十分疑惑。以我之见,四星比较合适,既然众人的评分高得没谱,我就评个压分的三星吧。
评分铮铮铁骨不惧强权,桀骜不驯力求真话,在布满意识形态的环境里,理想主义不仅困难痛苦,穷尽一生气力搭上挚爱亲友,仍无法涅槃;文革部分触目惊心,作为参与见证者,文字趋向平缓浅显,太多愤怒已燃烧殆尽,在对夹边沟沉痛到麻木的叙述中(时间是有硬度的),在对妻女怀念中,竟像蘸血而就;第三卷删到无关痛痒,历史从来就能被任意涂改抹去;感其多蹇,敬其斗志,墙外开花墙内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