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李鸿章逝世110周年。李鸿章不仅是一位影响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一百年前,在各色人物出于现实利益考量,将李鸿章妖魔化为“卖国贼”的时候,这本书的出版,客观、真实地再现了李鸿章的一生,描绘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该书是美国著名战地记者曼尼克思宣称从李鸿章一百六十多万字的日记和家书中编撰而成,但这却遭到史无前例的巨大争议。书中展现了李鸿章作为文人一面的浪漫,作为外交活动家的卓越成就,和在甲午海战失利后的内心苦?。
美国评论家认为曼尼克思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和最具天才的历史小说作家。《李鸿章回忆录》堪称是一本伟大历史小说,它的整个故事,本身也如同一页传奇。至今还有一些懒惰的历史研究者将它当作史实进行引用,给历史研究带来黑色的玩笑。但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认为,即使这是一部小说,它也比任何其他严肃的传记,都更为贴切和传神地写出了李鸿章:一位高尚的、孤独的、无奈的先行者!
【美】威廉·弗朗西斯·曼尼克思,被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历史小说家和战地记者。他早年参加古巴战争,写作了大量轰动欧美的报道。后参加八国联军,进驻北京,有幸认识李鸿章和晚清政要。自称曾与李鸿章有过多次会晤,通过李鸿章秘书得到李鸿章失踪日记,潜心编著《李鸿章回忆录》,但这遭到了众多质疑。他在中国期间,采访过袁世凯,后成立太平洋通讯社,因制造虚假新闻受审,最后在夏威夷终了一生。
从“心”认识李鸿章 对李鸿章的印象,最初是银幕上的那个留着山羊胡子,出入于各种场合,说着一些不痛不痒的话,主顾左右而言其他,或者心狠手辣、城府极深、不苟言笑的样子,然后是在历史书上记住了他的名字与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因此对他一直没什么好感。 但近...
评分李鸿章——这个被冠以“卖国贼”“保守派”等各种骂名的历史人物,历来饱受争议。他原本可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封建帝国的士大夫,无奈生不逢时,在那个大变革的时代,他最终未能挽狂澜于既倒,无论是统治者还是百姓,他两边都没有讨好,落下一地的骂名。尽管《李鸿章回忆录》被...
评分这是一部外国人写的伪记录,应该说是一部颠三倒四的小说。我购入这本书完全就是被网站上的简介给迷惑了。作者在前言里就号称这书是李鸿章的日记手稿翻译而成,但在此书最后的附录中,编辑人员却告知大家此书系美国人伪造的历史回忆录!!我勒个去啊!早说啊!怪不得我在阅读过...
评分本想起个标题说:“弹指不过几百年,盖棺却难论定”,后来想想,李鸿章那里有棺材?他的墓在文革中被光荣的红卫兵小将捣毁了,他的骸骨被从棺木中挖出来拖着游街,磨得灰飞烟灭了..... 虽然没了棺材没了墓,还好国人总有几个时代和历史的怀念者,深究者,有些人真可称得上...
评分从“心”认识李鸿章 对李鸿章的印象,最初是银幕上的那个留着山羊胡子,出入于各种场合,说着一些不痛不痒的话,主顾左右而言其他,或者心狠手辣、城府极深、不苟言笑的样子,然后是在历史书上记住了他的名字与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因此对他一直没什么好感。 但近...
没有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写真是一大败笔,再次这本回忆录的真实性几乎为零,只能当历史小说看看了,毁誉集身的李忠堂百年之后还在为他人利用,可悲
评分争议意味着这部欺世之作尚混杂史实,至今仍见人奉为研究资料。起嘉乾考据学派于地下,必痛哭。有心人制造谣言,无知者传播谣言,从不思考,从不求证,不在乎真假,只求党同伐异,多数人在言论自由的号召下成了这谣言机器的组成部分,充斥谎言的历史和政治,在网络诞生之后尤甚,可悲可叹!
评分历史不像历史,小说又不像小说。以前的书和电视剧把李鸿章说的一无是处,这本书倒是把李鸿章奉为了圣人,而且是个美国人写的,想象力倒是值得夸赞。当然李鸿章的生平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说清楚的,任公的传记有着自己革命失败的感情色彩,也不能全听。
评分我依然会写诗作赋,也不会放弃文人的理想,但这是写诗的时候吗?谁会读我的诗呢?这片土地上满眼刀剑水火,谁还会在乎诗歌呢?
评分在大时代背景下,只能说李鸿章生不逢时,是国家的悲哀,也是个人的悲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