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世英口述自传

齐世英口述自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作者:齐世英口述
出品人:
页数:295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1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0084518
丛书系列:口述历史丛书
图书标签:
  • 口述史
  • 齊世英
  • 回忆录
  • 历史
  • 传记
  • 民国
  • 齐世英
  • 近现代史
  • 口述历史
  • 齐世英
  • 民国人物
  • 政治回忆录
  • 台湾历史
  • 知识分子
  • 传记
  • 近代史
  • 文化史
  • 自由主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齐世英,国民党著名党务专家,主持东北事务。1962 年与雷震、李万居等组织中国民主党未果,任《时与潮》杂志发行人。齐世英在本书中详细回忆了与郭松龄的忘年之交、与张学良的恩怨过节、与陈立夫的信守不渝、与吉田茂的私人交往等历史详情,提供了关于九一八事变及西安事变等第一手资料。本口述资料经过19 次的访问整理而成,文笔流畅,可读性强。

齐世英 (1899-1987),字铁生,辽宁铁岭人。1916年卒业于天津新学书院,负笈日本京都大哲学科,及德国海德堡哲经系。1925年学成归国,佐郭松龄筹办同泽中学。是年冬参预“回师奉天”之役,事败,蛰居新民屯日领馆,幸脱险走扶桑。次年返国,加入国民党,复赴日人入步兵习军事,间曾为中日外交奔走。1929年奉返国,应陈立夫之邀任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嗣迁委员,主持东北党务,并兼第六届中执委、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创办中山中学,及《时与潮》杂志。该书经历甚详,允为珍贵史料。

作者简介

齐世英 (1899-1987),字铁生,辽宁铁岭人。1916年卒业于天津新学书院,负笈日本京都大哲学科,及德国海德堡哲经系。1925年学成归国,佐郭松龄筹办同泽中学。是年冬参预“回师奉天”之役,事败,蛰居新民屯日领馆,幸脱险走扶桑。次年返国,加入国民党,复赴日人入步兵习军事,间曾为中日外交奔走。1929年奉返国,应陈立夫之邀任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嗣迁委员,主持东北党务,并兼第六届中执委、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创办中山中学,及《时与潮》杂志。

目录信息

原版前言
二十年的声音齐邦媛
一、家世与教育
二、我与郭松龄将军
三、郭松龄将军回师奉天
四、虎口余生走东瀛
五、加入国民党
六、赴日学习军事
七、参加党务工作
八、主持东北党务
九、我与对日外交
十、九一八事变以后的我
十一、我与张学良
十二、从南京到汉口
十三、从汉口到重庆
十四、东北接收的经过
十五、凄惶走台湾
十六、我与吉田茂
附录一纪念民主的播种者齐世英先生
——康宁祥先生访问纪录齐邦媛
附录二“立法院”时期的齐世英
——追怀四十年情谊梁肃戎
附录三东北最后一位铁汉傅正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谈齐世英先生,不能不谈当年的东北,《齐世英口述自传》除了是一部个人史,也写满了东北半世纪的沧桑。早在日俄战争以前,东北就成为日俄这两个二十世纪之初野心勃勃的国家采用各种方式争夺的地区。俄国势力持续侵袭东北期间,在东北修建铁路,兴办电讯、邮政,建设港口、交通...

评分

告诉你另一种视角下的张学良 ■禾刀 某种意义上,《齐世英口述自传》更像是《巨流河》的一种史料性补充。去年,齐邦媛的《巨流河》大热后,追根索源,作为书中浓墨重彩书写的主角之一——齐父齐世英的生平履历自然引人关注。 《巨流河》出版后,台大教授陈芳明称之为“用简...  

评分

谈齐世英先生,不能不谈当年的东北,《齐世英口述自传》除了是一部个人史,也写满了东北半世纪的沧桑。早在日俄战争以前,东北就成为日俄这两个二十世纪之初野心勃勃的国家采用各种方式争夺的地区。俄国势力持续侵袭东北期间,在东北修建铁路,兴办电讯、邮政,建设港口、交通...

评分

谈齐世英先生,不能不谈当年的东北,《齐世英口述自传》除了是一部个人史,也写满了东北半世纪的沧桑。早在日俄战争以前,东北就成为日俄这两个二十世纪之初野心勃勃的国家采用各种方式争夺的地区。俄国势力持续侵袭东北期间,在东北修建铁路,兴办电讯、邮政,建设港口、交通...

评分

要不是在去年遇到风靡读书界的《巨流河》,我可能至今还不知道齐世英为何许人也。一口气读完台大外文系名教授齐邦媛的这部回忆录,有荡气回肠之感。尤其是作者在书中着墨甚多的父亲齐世英先生,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一生的传奇经历,不能不使读者产生好奇心,渴望进一...  

用户评价

评分

把自己说成影响中日外交的人……

评分

一个几乎要被忘记的人。P262,他(齐)认为台湾和东北一样,生存荣辱似乎都是由别人决定的。张雨亭为人确实别有特色。P8,(齐)常常自问:“如果当年(蒋、张)能够合作,东北会是什么样子?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如此看来,对西安事变的研究对于国民党党部和地方势力的矛盾着力还不够啊,唉,西安事变,多老的话题了……通读此书,清末民初的留日风潮,有一个很大的影响就是中日两国政界错综复杂的私人关系,本质上还是一种私人政治。此外,关于“中央研究院”、“立法院”的引号问题,台湾就没给国务院什么的打引号,虽然“人大”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该打的……

评分

前言和附录一二三最有意义

评分

把自己说成影响中日外交的人……

评分

看点在后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