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文化史读本

中国社会文化史读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永华
出品人:
页数:530
译者:
出版时间:2011-4
价格:5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86336
丛书系列:博雅人文读本
图书标签:
  • 社会文化史
  • 文化史
  • 社会史
  • 历史
  • 新文化史
  • 刘永华
  • 文化
  • 民间信仰
  • 中国社会文化史
  • 读本
  • 社会史
  • 文化史
  • 历史读物
  • 中国历史
  • 社会结构
  • 文化传统
  • 古代社会
  • 人文社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社会文化史强调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将社会史分析和文化史诠释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分析社会现象时,不能忽视相关人群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或这些现象之于当事人的意义,唯有如此,社会史分析才不致死板、僵硬;在诠释文化现象时,不能忽视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关系和权力关系,唯有如此,文化史诠释才不致空泛、玄虚。

本书按主题分成五编:一、认同,二、神明信仰,三、宗教仪式,四、历史记忆,五、感知、空间及其他。这些主题远远没有囊括社会文化史触及的所有课题,但应该说眼下比较重要的论题,大体已经涵盖在这些主题之下。

在选编论文过程中,编者考虑到论文触及的区域和时段,注意体现当前中国社会文化史领域触及的区域、时段的广度。不过,不难看出,就区域而言,本书所收论文,对南中国的讨论多于对华北的讨论;就时段而言,对明清的讨论多于对其他时段的讨论,这种不平衡并非出自编者的研究偏好,也不意味着这些区域和时段才是社会文化史分析的有效研究范围,而是大体反映了目前研究界的现状。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第一编:国家认同
01造像记所见民众的国家观念与国家认同 /侯旭东
02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 /科大卫、刘志伟
03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 /程美宝
第二编:信仰•世界观•地域社会
04财富的法术:江南社会史上的五通神 /万志英
05明清江南城隍考——商品经济的发达与农民信仰 /滨岛敦俊
06神明的标准化:华南沿海天后的推广,960-1960年 /华琛
07帝制中国晚期的标准化和正确行动之说辞:从华琛理论看福州地区的仪式与崇拜 /宋怡明
第三编:仪式•政治•社会
08元会的建构——中国古代帝国的朝政与礼仪 /渡边信一郎
09莆田平原的宗族与宗教——福建兴化府历代碑铭解析 /郑振满
10福建社神之转型 /丁荷生
11元代墓祠祭祖问题初探 /常建华
12明清徽州的祭祀礼仪与社会生活 /王振忠
第四编:历史记忆
13女性形象的重塑:“姑嫂坟”及其传说 /刘志伟
14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 /赵世瑜
15乡村的故事与国家的历史——以樟林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研究的方法问题 /陈春声
16开山宿老与英雄——历史记忆与香港的移民、定居与纠纷的传说 /蔡志祥
17瓦寺土司的祖源——一个对历史、神话与乡野传说的边缘研究 /王明珂
第五编:感知•交流•空间•习俗
18风尘、街壤与气味:明清北京的生活环境与士人的帝都印象 /邱仲麟
19崇祯十七年的江南社会与关于北京的信息 /岸本美绪
20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成都为例 /王笛
21妇女何在?——抗婚和华南地域文化的再思考 /萧凤霞
延伸阅读
编后记 /刘永华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梁启超与新史学 梁任公在著名长文《新史学》中批评了中国以往的历史著作“吾国史家,以为天下者君主一人之天下”,并提出“善为史者,以人物为历史之材料,不闻以历史为人物之画像;以人物为时代之代表,不闻以时代为人物之附属”。他认识到,历史人物只是时代大背景的缩...

评分

梁启超与新史学 梁任公在著名长文《新史学》中批评了中国以往的历史著作“吾国史家,以为天下者君主一人之天下”,并提出“善为史者,以人物为历史之材料,不闻以历史为人物之画像;以人物为时代之代表,不闻以时代为人物之附属”。他认识到,历史人物只是时代大背景的缩...

评分

梁启超与新史学 梁任公在著名长文《新史学》中批评了中国以往的历史著作“吾国史家,以为天下者君主一人之天下”,并提出“善为史者,以人物为历史之材料,不闻以历史为人物之画像;以人物为时代之代表,不闻以时代为人物之附属”。他认识到,历史人物只是时代大背景的缩...

评分

梁启超与新史学 梁任公在著名长文《新史学》中批评了中国以往的历史著作“吾国史家,以为天下者君主一人之天下”,并提出“善为史者,以人物为历史之材料,不闻以历史为人物之画像;以人物为时代之代表,不闻以时代为人物之附属”。他认识到,历史人物只是时代大背景的缩...

评分

梁启超与新史学 梁任公在著名长文《新史学》中批评了中国以往的历史著作“吾国史家,以为天下者君主一人之天下”,并提出“善为史者,以人物为历史之材料,不闻以历史为人物之画像;以人物为时代之代表,不闻以时代为人物之附属”。他认识到,历史人物只是时代大背景的缩...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本工具书

评分

科老师的文章揭示了华南的宗族并非与生俱来的制度,其产生与发展是明代以后国家政治变化和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是国家礼仪改变并向地方渗透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在儒学没有渗透到乡村以前,僧、道、巫觋等宗教都曾经在乡村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安排乡村中日常生活秩序的是各种各样的法术和宗教仪式。明清时期的儒士继承了宋儒的正统礼仪改革,并以教化的形式来推广儒家礼仪,打击淫祀。宋儒提倡的礼仪改革虽然反对神明崇拜,主张运用古代的礼仪来处理人们和先人的关系,但却并没有否定鬼神的存在,仍具有较强的宗教色彩。其中祭祖在他们的宗教观中占据主要地位,由此引发了宗族礼仪的发展。大礼议以后,通过附会科举功名的方式,原先不被允许的民间品官家庙得以合法化,这就为庶民利用儒家礼教来把自己士绅化创造了条件,也标志着宗族社会的形成

评分

一本工具书

评分

作为“读本”,内中文章的质量堪称翘楚;至于更大的范式来回答“为什么”,好吧,编者继续加油!

评分

作为读本还是不错,比较偏重华南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