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美国史 国际关系 美国 美国研究 历史 政治学 历史学 政治
发表于2025-02-02
踌躇的霸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后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把1913-1945年的美国对外关系视为解决(国家)身份困惑与追求(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作者王立新在兼顾这一时期重大国际事件和外交政策的同时,主要考察了美国在20世纪初期崛起为世界强国,如何思考和界定自己的国家身份和国际角色,如何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对欧洲主导的国际秩序加以改造,并试图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利益建立一套国际新秩序。作者使用历史叙事、档案研究、跨学科的写作方法,从中国学者的现实关怀出发,提出了理解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对外政策的新角度,对新的国家身份和国际秩序的追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阐释这一时期美国对外关系的新框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后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对自由国际主义的内容和影响、保守国际主义外交思想和国际秩序观念、珍珠港事件前美国外交大辩论的过程和意义、富兰克林·罗斯福对威尔逊国家秩序思想的发展、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缺陷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王立新,男,1966年10月生,辽宁省兴城市人。199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美国史、美国外交史和中美关系史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1904-1928)》、《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和《历史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约60篇。曾获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天津市优秀社科图书二等奖和北京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名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以及国家人事部、科技部和教育部等七部委发起的“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这样史料扎实,既有学术质量,又有现实关怀的好书实在太少了。还是史学更加严谨和学术,再看看我国关圈子的现状…一声叹息。
评分19年读完的,很有意思的一本巨著~看到了很多详细的资料~
评分王教授将美国崛起后的自由主义身份和现实主义身份对立起来,认为美国在这两种思维中摇摆,这一思想也是主流。但是现在有学者提出并不存在摇摆,而是始终贯一的外交思维,国内也有学者在提出类似的看法。这一点还可以继续发掘,不同的视角能得出不同结论。其次,本书将研究的年限的上限划到1913年,虽然没有明指原因,但可以明白王教授这个划分是以威尔逊上台来确定的。然而,这一点有待商榷,威尔逊是自由主义集大成者,但是克利夫兰、麦金莱,甚至老罗斯福不能说没有自由主义理念。所以这种划分武断地切断了连续性,对此,我不太认同这个年限划定,至少19世纪的前13年是美国跨美洲的整体外交思维和身份重新定位的重要时期。
评分打破刻板印象
评分王老师这部著作讲述了美国在崛起后,如果要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成为世界领袖要做好对内对外两件事。对外说服其他国家接受(这一方面不是本书论述的重点,期待能有进一步的研究),对内说服民众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如果说中国要想成为真正的大国,仅仅发展经济是不够的,需要在国际中承担更多的责任。虽说不是追求霸权,但积极参加国际事务,中国也要做好这两道题。正好之前看了文安立的 restless empire,结合其中对中国的批评。个人觉得如果没有做好说服国内,整合力量,那么文安立所担心的 中国孤立于世界,中国害怕外部,外部防范中国的局面不是不可能出现的。比如说 很多人说我们国内那么多要建设的,天天往国外跑干嘛? 看待这类问题,也要结合这两部书所反映出来的一些共同点,那就是国内政策与国外政策的联系与互动。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踌躇的霸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