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學原理與推演

符號學原理與推演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趙毅衡
出品人:
頁數:426
译者:
出版時間:2011-3
價格:5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5079627
叢書系列:符號學叢書
圖書標籤:
  • 符號學
  • 趙毅衡
  • 哲學
  • 語言學
  • 符號學&敘述學
  • 文學理論
  • 社會
  • 學術
  • 符號學
  • 原理
  • 推演
  • 語言
  • 結構
  • 意義
  • 分析
  • 哲學
  • 認知
  • 錶達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符號學原理與推演》內容簡介:人的精神,人的社會,整個人類世界,浸泡在一種很少有人感覺到其存在卻沒有一刻能擺脫的東西裏,這種東西叫符號。人們常把符號看作形式工具,把符號學看作是一種方法論,其實使用符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原因:人有生存本能,就必有意義本能,人類為瞭肯定自身的存在,必須尋找存在於世每一刻的意義。符號是意義的唯一寄身之所,意義的唯一傳遞之途,也是意義唯一的解釋鑰匙。因此,符號是人的本質。

近二十多年,我們目睹瞭人類曆史上從未有過的一場劇變:當代文化迅速衝進一個從高度符號化時代”,符號消費已經超過物質消費,相應地,符號生産也不得不超過物質生産。在當代,個人不僅僅作為物質生産者,更是作為一個符號生産與消費者存在於世。我們對這局麵及其重大曆史後果,還沒有充分理解,我們對當代社會符號生産和消費的規律,至今沒有認真研究和爭辯。

符號學綜閤提升瞭人類關於意義與解釋的全部思考。符號學的“可操作性”特色,使它適用於全部人文與社會學科,被稱為“文科的公分母”。與在世界各國一樣,隨著感興趣的青年學子越來越多,符號學在中國必將成為顯學。

著者簡介

趙毅衡,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碩士,伯剋利加州大學博士,長期執教於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現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

主要中文著作:《遠遊的詩神》、《新批評》、《符號學導論》、《苦惱的敘述者》、《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必要的孤獨:形式文化學論集》、《建立一種現代禪劇:高行健與中國實驗戲劇》、《禮教下延之後:中國文化批判諸問題》等。

主要英文著作:The Uneasy Narrator:Chinese Fiction from the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Towards a Modern Zen Theatre等。

主要文學創作:《居士林的阿遼沙》、《沙漠與沙》等。

主要譯著:《美國現代詩選》、《化身博士》等。

圖書目錄

引論
1.什麼是符號?/1
2.符號學何用?/7
3.符號學發展的四個模式與三個階段/11
4.符號學與其他學派的融閤/15
5.應用符號學/17
6.符號學的工作範圍/18
7.“二十一世紀是符號學世紀”/22
上編 原理
第一章 符號的構成
1.符號載體,空符號/25
2.物、符號、物一符號/27
3.符號的降解:物化/31
4.符號化/33
5.片麵化/37
6.符號的實用意義及其度量/39
7.文本/41
第二章 符號過程,不完整符號
1.意義不在場纔需要符號/46
2.符號必有意義/48
3.任何解釋都是解釋/50
4.信號/53
5.無發送符號/56
6.潛在符號/59
7.自我符號/61
8.鏡像,自我鏡像/63
第三章 任意性與理據性
1.任意性/66
2.係統性/67
3.共時性/70
4.有機論,“噪音”,露跡/73
5.理據性,像似符號/77
6.指示符號/82
7.規約符號/85
8.中文的理據性與規約性/88
第四章 符號錶意
1.能指與所指/90
2.雙重分節/93
3.符號意指三分式/97
4.無限衍義、分岔衍義/103
5.試推法/109
6.艾柯七條與類型問題/112
7.皮爾斯的普遍三分論/120
第五章 媒介與渠道
1.媒介,傳媒,渠道,體裁/123
2.“媒介即信息”/127
3.多媒介文本的聯閤解碼/130
4.通感/132
5.齣位之思/135
6.體裁與期待/137
第六章 伴隨文本
1.伴隨文本的定義/141
2.顯性伴隨文本:副文本,型文本/142
3.生成性伴隨文本:前文本,同時文本/145
4.解釋性伴隨文本:元文本,鏈文本,先後文本/146
5.普遍伴隨文本與文本問性/150
6.伴隨文本執著/153
7.深層伴隨文本/156
第七章 雙軸關係
1.雙軸互相依靠/159
2.寬幅與窄幅/163
3.雙軸偏重與文本風格/165
4.展麵與刺點/167
第八章 符號的解釋
1.符號學三分科,符形學/171
2.符義學/172
3.符用學/174
4.符號六因素與六性質/177
5.語境論/180
6.“意圖定點”/182
第九章 符號修辭
1.符號修辭的特點/186
2.概念比喻/188
3.符號明喻、隱喻、轉喻、提喻及各種變體/191
4.符號比喻的各種復雜變體/194
5.象徵:與“符號”的混用/197
6.生成象徵的方法/202
7.語言反諷與符號反諷/209
8.反諷與悖論/211
9.大局麵反諷/215
10.四體演進/217
第十章 符碼與元語言
1.符碼/224
2.元語言與意義/227
3.“斷無不可解之理”/228
4.元語言的構成/233
5.同層次元語言衝突/236
6.解釋漩渦/238
7.元元語言衝突,“評價漩渦”/242
下編 推演
第十一章 理據性及其滑動
1.偶發再度理據性/245
2.普遍符用理據性/247
3.理據性上升/250
4.理據性滑落/252
5.理據性滑落後陡升,禪宗公案/256
第十二章 謊言與虛構
1.符號、真相、謊言/260
2.接受原則/265
3.“同意接受”各類型/267
4.“拒絕接受”各類型/271
5.虛構中如何述真/273
6.真假與計謀的文化道德/278
第十三章 標齣性
1.語言學中的標齣性/281
2.文化研究中的標齣性/284
3.風格作為標齣特徵/286
4.標齣性的曆史翻轉/288
5.中項問題/291
第十四章 藝術的符號特徵
1.藝術難以定義/296
2.體製-曆史論、開放概念/300
3.藝術作為非自然符號/303
4.藝術符號的非實用意義/305
5.藝術意指跳過對象/307
6.當代藝術的標齣傾斜/310
7.標齣優勢/315
8.泛藝術化/318
第十五章 符號敘述學,廣義敘述學
1.敘述轉嚮與符號敘述/321
2.“最簡敘述”定義/325
3.敘述分類之一:事實性/虛構性/329
4.敘述分類之二:記錄性/演示性/331
5.敘述分類之三:“時間嚮度”/333
6.“現在嚮度”與意圖循環/335
第十六章 身份與文本身份,自我與隱含自我
1.術語群辨析/340
2.從主體到自我/344
3.從自我到身份/345
4.當代文化的身份一自我危機/353
5.自我的縱橫移動/354
6.反思自我的悖論,試推自我/358
7.文本身份/362
8.普遍隱含作者/368
第十七章 當代社會的符號危機
1.後期現代的意義方式/371
2.當代符號危機的四個特徵/372
3.從異化勞動、異化消費,到異化符號消費/379
4.替代選擇/383
5.經典重估與“文學場”破潰/385
6.兩種經典化、兩種替代自我/388
第十八章 現代性與評價漩渦
1.曆史與符號力量/394
2.現代性的動力與製動/396
3.“中體西學”沒有錯/399
4.新儒傢的整體元語言/401
附錄:符號學術語人名譯名錶/405
TABLE OF CONTENTS/418
後記/424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现代符号学的两大创始人索绪尔和皮尔士,他们相对独立的提出自己的符号学观点,实际上是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思想倾向,并不是单纯的只是二与三的区别,下面Strongart教授就来做一番简要分析,然后提出组合符号学与表示符号学的概念。 索绪尔的核心概念是能指(signifier...  

評分

赵毅衡先生在他的新书《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中提出了“符号叙述学”这一概念。他将符号文本分为两大类:“描写人物和变化(即包含情节)的文本,是叙述;不卷入人物与变化的文本,是声述。”[①]在这里,“叙述”是体现为多种形态的符号文本,因此,对于“叙述”的研究也不应...  

評分

现代符号学的两大创始人索绪尔和皮尔士,他们相对独立的提出自己的符号学观点,实际上是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思想倾向,并不是单纯的只是二与三的区别,下面Strongart教授就来做一番简要分析,然后提出组合符号学与表示符号学的概念。 索绪尔的核心概念是能指(signifier...  

評分

評分

这是我今年到目前为止看的规模最大的一本书,400页。每天固定看40页,看了10天左右(我的观念是每天能够接受的知识是有定额的,超过了就算看了也理解不了,徒伤脑子)。 因为“辛辛苦苦”看完了,于是必须简单写几句话纪念一下,顺便给后来者提供参考。 看这本书之前最好先看赵...  

用戶評價

评分

這裏麵最神奇的是皮爾斯,他的符號學係統簡直可以囊括你猴的全部文化行為瞭。是按照主要問題來匯編的,很多例子蠻發散,不錯的資料書。

评分

非常精彩的符號學著作,既有對國外大師思想的深入剖析,又補充瞭很多中國傳統美學的實例,既能承接後現代的哲學思想,又分析瞭很多現實的文化現象,值得一讀啊!

评分

新版裝幀很棒,內容無可挑剔

评分

這裏麵最神奇的是皮爾斯,他的符號學係統簡直可以囊括你猴的全部文化行為瞭。是按照主要問題來匯編的,很多例子蠻發散,不錯的資料書。

评分

在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