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史景迁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292
译者:温洽溢
出版时间:2011-3
价格:3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02240
丛书系列:理想国·史景迁作品
图书标签:
  • 史景迁
  • 历史
  • 清史
  • 雍正
  • 海外中国研究
  • 海外汉学
  • 雍正帝
  • 文化
  • 雍正王朝
  • 大义觉迷
  • 清朝历史
  • 政治斗争
  • 帝王传记
  • 儒家思想
  • 历史小说
  • 古代政治
  • 忠孝观念
  • 正统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满清政权何以维持长达二百六十年的统治,其中的重要关键是满人入关之后即逐渐意识到,单凭武力是不足长治久安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长期而有效的思想统治,使汉族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上接受满人的统治。雍正刊刻印行的《大义觉迷录》一书,除了政治动机之外,更蕴含了内在深层的文化意义。本书讲述了《大义觉迷录》这部奇书的形成、流传、禁毁的细腻过程,乃由其间横生的诸多耐人寻味、匪夷所思的枝节,从而反映了中国古代君权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及旧文人的宿命。

作者简介

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世界著名汉学家,现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1936年生于英国。曾受教于温切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196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教授。史氏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他的观察与研究结果。他的作品敏锐、深邃、独特而又“好看”,使他在成为蜚声国际的汉学家的同时,也成为学术畅销书的写作高手。

目录信息

总 序
妙笔生花史景迁 / 郑培凯 鄢 秀
001 前 言
005 资料来源说明
009 单位换算说明
011 楔 子
015 第一章 投 书
033 第二章 皇 帝
053 第三章 行 踪
071 第四章 湖 南
093 第五章 凤 鸣
107 第六章 驳 斥
127 第七章 炯 戒
145 第八章 赦 免
159 第九章 独 钟
171 第十章 付 梓
187 第十一章 探 源
201 第十二章 异 议
219 第十三章 宣 论
237 第十四章 枝 节
249 第十五章 重 审
259 译后记 历史、认同、权力
267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当年电视剧《雍正王朝》热播,创下央视一套的收视率纪录,一举颠覆民间对雍正的传统印象。 阴狠还是刚毅,暴戾还是严敏,恶君还是明主,被弑还是病亡,争议不断,连带致使那一时期的人物形象普遍模糊不清。就说前段时间播出的《宫》,把雍正的八弟变成正面人物,和《雍正王朝...  

评分

电视认罪绝不是本朝的新发明,起码在雍正朝,古典形式的电视认罪已经问世了。 案情的开头其实很简单,平民张熙公开投书煽动素未谋面的高官造反,在严刑审问下牵出主谋曾静,曾静被火速抓捕归案后即刻认罪,并自称本不谙世事的山野村夫,只是被吕留良等人的谣言所误后才有此逆举...

评分

一 关于史景迁就不用说什么了。关于这本书还有几点可说。 像这类著作成为了历史写作的一种潮流。如果说大部头的通史著作,其存在以自归于学术之列,其目的也明白坦荡,那么像这一类故事性极强,有时候甘冒史学之大不韪,加入大量的揣测和虚构,又例如《马丁盖尔归来》的作者戴...  

评分

史景迁最好的书,当然是《妇人王氏之死》,那是见微知著的范本,学历史的人不可不拜读。 《皇帝与秀才》,选取的是雍正皇帝和湖南偏远小地秀才曾静的故事,这两个地位迥异年龄相同的人,合作演出了大清历史上很耐人寻味的一幕。 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西北大将军岳钟琪被拦路...  

评分

史景迁最好的书,当然是《妇人王氏之死》,那是见微知著的范本,学历史的人不可不拜读。 《皇帝与秀才》,选取的是雍正皇帝和湖南偏远小地秀才曾静的故事,这两个地位迥异年龄相同的人,合作演出了大清历史上很耐人寻味的一幕。 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西北大将军岳钟琪被拦路...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一本学术书来而言,校对很差,P231倒二段和全书最后一段非常不错!P167,“《大义觉迷录》的编纂已告完成,不久将刻印刊行,广布天下。天下人对此案是不可能存有好几种看法的。到最后,流传百世的将是雍正的解释。”P215,要让文人信服,就得要靠文人来说服。P165,唐孙镐:可如何之际,而迫为不得不然之辞。P3,对今天的我们面言——而言;P33,搜藏——收藏;P53,第一段倒二行,浙江——江苏;P133,欧妻——殴妻;P149,虽天下至愚之人之人——冗“之人”;P155,彼此都还见过面——未曾见过面;P160,两江总督——浙江总督;P164,养士之恩几几乎……——“几”冗;P221,倒二行,六十九与九十六当互换;P230,倒二行,曾静——雍正;P252,停其讲解其颁发原书——少一逗号。

评分

虽然雍正有一种天真的执着,可能对统治者来讲是犯蠢,但是我个人很喜欢这样的人格。我不喜欢谎言与谋略,我有公布真相的爱好(我是说关于自己事情的,别人的不关我事),我也总天真的以为,每个人都是向往诚恳的、能判断有富有逻辑感的事实。而且因此吃过亏,有时候对人性真的会感到很失望。而乾隆在这件事里就是失望后的应激反应了。

评分

真是妙笔生花 国内学者怎么少有这样会讲故事的呢?

评分

面对不利于统治的流言,雍正积极辩驳,编辑成《大义觉迷录》并以之宣教于民,乾隆则似乎担心其书反而助长流言,欲全部召回并销毁。无论是疏是堵,其背后的共同逻辑都是对舆论的高度提防,都以为百姓容易被教唆也易被规劝。当今中国社会结构已有大异,执政者若再持这种陈腐思路,则难免可笑。

评分

满清就是宣传战线搞得奇差,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抓得不好。看看你们把皇帝都逼成什么样儿了。心疼。虽然犯了政治幼稚病,信息公开的时机环境把握得不好,但是也能由此窥知雍正乃真性情中人。何况,还写得一手好议论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