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拉铁摩尔(1900-1989)美国著名汉学家、蒙古学家,曾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英国利兹大学教授。幼年、青年时居住中国,曾到中国北方、蒙古、中亚地区考察,对这些地区的历史、社会有独到的研究。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欧文·拉铁摩尔
出品人:
页数:431
译者:唐晓峰
出版时间:2008-4
价格:3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049568
丛书系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历史地理 
  • 边疆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人类学 
  • 汉学 
  • 社会学 
  • 拉铁摩尔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对中国内陆边疆的四个地区(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从生态环境、民族、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历史演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揭示了中国内地与上述四个边疆地区各自不同的互动依存关系,讨论了中国内陆边疆历史的丰富多样性。由此,它展现了各个边疆地区独特的历史价值,指出了中国多民族社会文化的整合特征。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征服和扩张都是一种想象。游牧民族和汉族所取得的成功,没有一个不产生对自己的反动。 草原民族不能完全征服中国,因为长期侵入中国后,终将变成汉族,留在后面的才继续保持草原生活。同样地,汉族侵入草原太远时,也会脱离中国,加入草原社会,而留在中国的则继续发展中国的生...  

评分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是拉铁摩尔的代表作品,描写了作为传统中国边疆地区的东北、蒙古、新疆、西藏四个部分的形态及其与中国内陆、中亚草原的关系,其影响不可谓不深。 在读此书时,有非常强烈的感觉,仿佛这是梅棹忠夫“生态史观”在中国边疆的实践,也有贾雷德...  

评分

近年边疆史再度活跃。这里不想纠缠细节,特别是当牵涉现实政治,就更加复杂。而是聚焦于最高一级结构,在其中又侧重地缘和历史分期,则问题将大幅地简化。 欧亚大草原和青藏高原组成一个T形,分隔若干大河流域。T形交叉处为葱岭。中国位于东方。...  

评分

该书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去看待一些问题,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草原游牧社会与定居农耕社会的不同,即对土地所有权的不同理解,游牧社会将土地所有权看作从这一块草场转场到另外草场的移动权,而定居农耕社会则看重于建设永久性耕地的圈占权。这是这一土地所有权的不一样...  

评分

辽东自古为中国的领土,此类话语实乃民族主义所建构,其作用是政治上的,而于历史,则不符事实。从辽东到内蒙到甘宁青,即长城一线,为中国第一道内边疆,东三省外蒙新疆西藏越南朝鲜是第二道,琉球日本贝加尔湖以北葱岭以西便是更外层,这是粗略的地理上的分别,若是包含文化...  

用户评价

评分

老书,大部分章节在现在看来已经是常识普及,最后一章所提出的汉族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分别的历史大循环很有启发,作者点明的是两个文明之间的联系的过渡带“贮存地”的关键作用,这种地带进可攻退可守,进则入主中原,退则驰骋草原。

评分

拉铁摩尔实际是把麦金德的“心脏地带”理论运用到了“长城边疆地带”。使此地域从中国传统历史书写中的“边缘”转化成为“中心”。“长城边疆地带”成了广义中国历史的“地理枢纽”。以此区域为核心,这一区域的两侧——作为“中国”的汉族农耕定居文明与作为“内亚”的非汉族的游牧迁徙文明展开了漫长的互动、交流与冲突。以“长城边疆地带”为“地理枢纽”历史过程是如何展开的成为全书的焦点。拉铁摩尔在此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又分述了此地带的结构、功能与历史。在结构上,他将这一地带划分成四个区域——“满洲(东北)”、“蒙古”、“中亚(新疆)”、“西藏”;在功能上他发展出“内边疆”、“外边疆”、“贮存地”等理论;在历史上,则分为“传说时代”、“列国时代”和“帝国时代”进行叙述。

评分

老书,大部分章节在现在看来已经是常识普及,最后一章所提出的汉族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分别的历史大循环很有启发,作者点明的是两个文明之间的联系的过渡带“贮存地”的关键作用,这种地带进可攻退可守,进则入主中原,退则驰骋草原。

评分

老书,大部分章节在现在看来已经是常识普及,最后一章所提出的汉族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分别的历史大循环很有启发,作者点明的是两个文明之间的联系的过渡带“贮存地”的关键作用,这种地带进可攻退可守,进则入主中原,退则驰骋草原。

评分

本书开篇纵向梳理了中原汉族的历史起源,进而按照朝代顺序勾勒了汉族与北方匈奴及南方蛮族之间的互动关系。新意之处在于,作者阐述了边界地带这样一个概念,从地理和生产方式的角度解释了中国内陆边界到边疆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这对我们今天理解中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以及民族政策导向都颇有教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