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梁启超 思想史 海外中国研究 张灏 中国近代史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历史 思想
发表于2025-02-02
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一反“西方的冲击”这一研究模式存在的偏颇,强调了中国文化传统在面临外部冲击时所具有的活力。作者张灏通过支1890-1907年过渡时代梁启超思想的研究,详细考察了中西思想在很多领域内的相互影响,勾画出它们在梁启超思想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指出梁启超塑造的一代“新民”,与现代中国之间的联系,要比五四“新青年”更具有代表性。《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不愧为继李文森之后国外研究梁启超思想的又一力作。
张灏, 哈佛大学博士,曾任美国俄亥俄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部教授,专长研究中国思想史与政治思想史。
“在这一关键的过渡时期(1895-1905),梁的思想发展被看作是儒家经世致用这一古老传统和寻求现代思想新方向之间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纽带。”(P177)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是由新政、立宪和革命相互激荡而决定的,了解立宪就必须关注康梁。不止政治,梁在文化上的著书立说也非常重要。
评分写的是过渡时代,本书也是过渡时代的产品
评分游走在理想和现实中间的梁启超是纠结的,最终,在他的心里,国家、民族和集体主义压倒了个人和自由主义,这18年是这种思想成长和转变的关键时段,任公思考深邃,其影响也深远。这本书的分析还是很透彻。
评分梁和中国思想的过度的关系似乎并没有讲明白~在我看来,中国明清时代就开始孕育对传统(儒外法内的)儒家思想的否定,而明清的文字狱逼出来的考据学兴盛又推动了这种对儒学信仰的否定。梁先生代表的中国意见领袖在对作为信仰的儒学的否定的同时,并无建设性的且有文化认同的新思想的建设,这种结果又是由其文化背景决定的。同时梁先生对国家理性,集体主义的强调有传统天下观和追求富强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原因~内容浮光掠影,无特殊的洞见,作为一般阅读即可。
评分今日之我,昨日之我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曾在《想象的共同体》中评价到,“民族属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政治生活中最具普遍合法性的价值”(《想象的共同体》,本尼迪克特·安德森,P2)。 在世界上绝大多数步入现代化的地区,一个人的民族归属正如性别、年龄,是他/她个人身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
评分文/张文涛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家,学界的相关研究汗牛充栋。在众多的研究论述中,张灏先生《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是海外继列文森《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之后的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该书初版于1971年,系由作者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其后在汉语...
评分本書作於1971年,應該算是比較典型的思想史研究,結合梁啟超的生平和著作談其思想的各個方面。本書先介紹了清代的學術流派,然後介紹康有為的思想,談他如何結合儒學與佛學,用公羊學發展孔子仁學思想,把孔子描繪為改革者。然後轉入梁啟超,談其早年生活和思想背景,與嚴復的...
评分 评分谭嗣同,是并不能将他当做一个简单的烈士看。以前看张灏分析他的身世文章,心中就有强烈同情。他的赴死,我更愿意看作是一个在人生中有无解的内心忧郁、沉痛的人的决绝。政治信念,是一根引线而已(若论政治信念和追求,他不会比过康、梁,但康梁跑掉,他愿从容赴死,这与根本...
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