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一反“西方的冲击”这一研究模式存在的偏颇,强调了中国文化传统在面临外部冲击时所具有的活力。作者张灏通过支1890-1907年过渡时代梁启超思想的研究,详细考察了中西思想在很多领域内的相互影响,勾画出它们在梁启超思想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指出梁启超塑造的一代“新民”,与现代中国之间的联系,要比五四“新青年”更具有代表性。《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不愧为继李文森之后国外研究梁启超思想的又一力作。
看《走向共和》,偶遇此书,知是必读之选。这些日子晚上翻一翻,也有不少收获。 梁启超的思想自然是复杂的,学富五车又著述颇丰,早年的传统私塾教育,加上康有为万木草堂早期的影响,后流亡日本接触到更多的西方化思想,显然让他成为世纪转折的思想伟人与复杂性的结合体。19世...
评分 评分 评分书其实是在《国破山河在》之前,周五晚上读的,到现在也没有再去看完。 开始第一章的程朱理学,陆象山、王阳名一大帮人的理论传承直接把我搞晕了。我明白作者是想把主角的思想渊源的事情理顺一下,我也明白他举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我甚至非常钦佩王阳明,可是我...
评分张灏先生这本研究梁启超思想的专著看起来很薄,但读起来很不轻松,他将梁启超定位为从中国传统思想学术向现代思想学术的转变的过渡性人物,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中国传统思想与学术的部分,一般读者若非此专业或有相关知识背景,这前半段读起来就很吃力;梁启超一生经历晚清与民国...
: B259.1/1231
评分扫完。。梁启超真的好难归纳。。。
评分清末汉学之经验主义研究学派频遭攻讦,倡导改制的今文经学复兴,加之信奉行政改良主义的经世学派的兴起,以康有为为首的思想家开始用西方价值观杂糅今文经学,提出三世论。梁启超变康、严复而倡社会达尔文主义,受谭嗣同影响却废“仁”观;修正经世和修身的内容,以内蕴政治整合、民主化和含混的民族国家理想的“群”为核心,强调传教以维系受威胁的文化认同;其新民理想囊括的成员范围扩大,认可公民经由近代职业专门化的渠道为国家做贡献,对竞争、未来主义、冒险进取和国家利益至上热情赞扬;将传统/西方文化价值观有选择地综合,以宗教为人类行为动力的源泉;在美国之行以及接触德国国家主义思想后,崇拜国家理性;陆王心学的立志、辨术、内省、致良知、省察、克己这套修身养性之法为其新民理想提供了方法论;梁是20世纪中国意识形态的滥觞之一。
评分扫完。。梁启超真的好难归纳。。。
评分张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