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1885-1967),中国散文家,翻译家。原名櫆寿,字启明,晚年改名遐寿,浙江绍兴人。青年时代留学日本,与兄树人(鲁迅)一起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五四运动时人北京大学等校教授,并从事写作。论文《人的文学》《美文》,新诗《小河》等在新文学运动中均有重大影响。所作散文,风格冲淡朴讷,从容平和。在外国文学艺术的翻译介绍方面,尤其钟情希腊日本文学,贡献巨大。著有自编集《艺术与生活》《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等三十多种,译有《日本狂言选》《伊索寓言》等。
《看云集》共收周作人散文四十一篇,体现了作者的深厚学养和广博知识。无论意趣盎然的闲适小品,还是金刚怒目的时事评论,都是“赏鉴里混有批判”的求真较真的作品,忧愤抑郁沉痛的话,随处可见。
例如他说,“我想文明社会上道德的管束应该很宽,但应该要求诚实,……我想,我们与其伪善还不如真恶,真恶还是要负责任,冒危险”,对于当下的中国,也是一剂良药。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这句诗便是《看云集》的名字由来。这句诗容易使人联想到的是陆游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相比于后者,这诗又多了一份悠然,由此这“行到水穷处”的期盼与等待便让人多了一份从容,可见先生彼时虽生活在不如...
评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这句诗便是《看云集》的名字由来。这句诗容易使人联想到的是陆游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相比于后者,这诗又多了一份悠然,由此这“行到水穷处”的期盼与等待便让人多了一份从容,可见先生彼时虽生活在不如...
评分我们什么时候读周作人 ——周作人《看云集》读后琐记 读大学那会儿,教现代文学的孟昕老师讲到周作人时,说周作人的文章,比如像《雨天的书》里面的,要等到捱过了年岁,享多了人生的苦乐后再读,那才有味。要么而立,要么不惑,或者更老一点,知天命,总会比二十郎当岁时要好...
评分我们什么时候读周作人 ——周作人《看云集》读后琐记 读大学那会儿,教现代文学的孟昕老师讲到周作人时,说周作人的文章,比如像《雨天的书》里面的,要等到捱过了年岁,享多了人生的苦乐后再读,那才有味。要么而立,要么不惑,或者更老一点,知天命,总会比二十郎当岁时要好...
评分说不可说之悲哀——读《看云集》 如止庵在前面的《关于<看云集>》所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周作人的思想与文风均在酝酿着一个重大变化。《看云集》之名取自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但读者若以为这本集子也如书名所显示的那样悠然淡泊,恐怕未能得其意旨。...
今日天气……哈哈哈!诚如斯言,小品文是文学发展的极致;清淡冲和,手感可喜。
评分哪里是在看云……
评分周作人的文章,好的令人发指!!!
评分周作人近10年被洗白,散文功力被吹捧得有点举世无二的感觉,看下来印象最深的是他知识的渊博,近1/3给人作序的文章写得非常平平,时不时讽刺鲁迅两句又让人想起他哥对他的评价﹣﹣昏。典故和掉书袋的文章看起来有点闷,不知道换本会不会好一点
评分周二先生由信仰归于怀疑的过渡之作,除了占有不少篇幅的序跋外,仍间有“时文”之作,而我一向更喜欢情思与知识兼备的闲适之文。而无论是社会时文还是格物致知,皆蕴含着先生的褒贬在内,赏鉴里有自己的批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