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

额尔古纳河右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迟子建
出品人:
页数:306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
价格:2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97562
丛书系列:迟子建长篇小说系列
图书标签:
  • 迟子建
  • 小说
  • 鄂温克族
  • 中国文学
  • 当代文学
  • 额尔古纳河右岸
  • 中国
  • 森林和草原的味道
  • 额尔古纳河右岸
  • 文学
  • 小说
  • 中国
  • 女性
  • 自然
  • 草原
  • 成长
  • 情感
  • 地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写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展示了弱小民族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现代文明的挤压下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性格和风情。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他们任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文革”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他们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显示r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额尔古纳河右岸》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被称为一部具有史诗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

作者简介

迟子建,女,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漠河。1983年开始写作,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北极村童话》《向着白夜旅行》《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清水洗尘》《雾月牛栏》《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我的世界下雪了》等。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迟子建中篇小说集》五卷以及三卷本的《迟子建作品精华》。曾获得第一、第二、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作品有英、法、日、意大利文等海外译本。

目录信息

上部 清晨
中部 正午
下部 黄昏
尾声 半个月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用博大伟岸的叙事元素,写尽了拉美大陆山川海陆、动物植物、宗教民族和所有人的面貌,通过虚构一个家族的百年兴衰历程,将历史现实与幻想融合,以史诗般的宏伟笔法演绎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大陆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换的历史和命运,而在光怪陆离、...  

评分

小的时候我喜欢游乐场,不喜欢看风景。 小的时候我觉得闲适的生活不适合我,我总是故作理智地鄙视那些关于风景的浪漫幻想。在做梦的年代,看那些浪漫的风景画,林中小屋,雪中炉火,我想,这有什么意思,以后我肯定是穿梭在高楼大厦中间,看尽灯红酒绿。 我一直是穿梭在...  

评分

当我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又读完迟子建为这本书写的跋《从山峦到海洋》,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2008年结束了。别的人都在兴高采烈地作年终盘点,而我很落寞。整整这一年,除了年初集中精力把论文写完并答辩通过,别的一无是处。没有做成一件像样的事,没有认认真真读完...  

评分

评分

technically not a review... 合上书的时候我心中暗自庆幸没有在去敖鲁古雅之前读这本书,否则书里的这些身携狍皮鹿筒、行走在兴安岭的山峦河流间与驯鹿作伴的猎人,不会半夜从白纸黑字中跃然在我脑海。 2012年夏天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顾磊的网站,以及他保存下来的父亲顾德清在...  

用户评价

评分

真切得不像虚构的,诗意得不像小说!

评分

很好看呀 同为少数民族生活 我觉得这个比尘埃落定更好看 故事讲得很贴合女主角身份

评分

一口气读完这本早就想看的书。百年孤独,心酸又悲凉又崇敬。

评分

多年前读到达玛拉丧夫的那一段描写。写她像个孩子一样,从丈夫的葬礼上往回走,一路走,一路玩,拔出草叶,摘一朵花。那一段描写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但是从此就很喜欢迟子建。

评分

阅读小说,是一种新的体验,不能用真实来形容,不能用历史来思考,只能静静地观察一个民族的百年兴衰与女人的眼泪。额尔古纳河,是鄂伦春民族游牧的地方,他们的驯鹿和狩猎,就在深林和河道旁,无论是苏联还是日本,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是河边的四季的变幻,与民族自身的故事无关。女人在这里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兄弟两人为了姑娘的战争,还是妮浩为孩子的眼泪,都是让人动容的。故事的最后,成了民族衰亡的编年史,死亡还是死亡。看不到未来的,回归,厌倦了城市、工作,回到森林、驯鹿还有河水,才是永恒的。我始终进入不到文学的世界,只能如人类学家观察的民族志,慢慢了解他们和他们的文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