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时代

白银时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小波
出品人:博集天卷
页数:222
译者:
出版时间:2009-7
价格:1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327463
丛书系列:王小波作品系列(最新修订插图典藏版)
图书标签:
  • 王小波
  • 小说
  • 白银时代
  • 中国文学
  • 中国
  • 文学
  • 中国当代文学
  • 当代
  • 白银时代
  • 历史
  • 文学
  • 社会变迁
  • 文化运动
  • 思想解放
  • 现代史
  • 中国近代史
  • 知识分子
  • 时代精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白银时代》是《时代三部曲》之二。

这是由一组虚拟时空的作品构成的长篇。这组作品写的是本世纪长大而活到下世纪的知识分子,在跨世纪的生存过程中,回忆他们的上辈、描述他们的上辈、描述他们自己的人生。与其说这是对未来世界的预测,不如说是现代生活的寓言,是反乌托邦故事。主人公生活的未来世界不仅不比现在更好,反而变本加厉地发展了现代生活中的荒谬。知识分子作为个体的人,被抛入日益滑稽的境地里。作者用两套叙述,在一套叙述中,他描写蹲派出所、挨鞭刑的画家、小说家,以及他们不同寻常的爱情;另一套叙述,则描写他自己作为未来的史学家,因为处世要遵循治史原则而犯下种种“错误”,最后他回到原来的生活、身分,成了没有任何欲望的“正常人”。这两套叙述时时交叉、重合。在所谓的写实与虚构的冲突里,作者创造出任由他穿插、反讽、调侃和游戏性分析的情境来。

《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是王小波作品的精华。 “时代三部曲”表面上是王小波作品的合集,每部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其实是有一个逻辑顺序的。这个逻辑顺序就是:《黄金时代》中的小说写现实世界;《白银时代》中的小说写未来世界;《青铜时代》写的故事都发生在过去。

作者简介

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

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1968年去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品学专业。1984年至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王小波无论为人,为文都颇有特立独物的意味,其作品别具一格,深具批判精神,被人们广泛阅读、关注、讨论并引发了了场持久不衰的〔王小波热〕,王小波荒诞不经的想象力和妙趣橫生的叙述方式一定会赢得更多的会心的微笑。

目录信息

一 白银时代
二 未来世界
三 二O一五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未来世界还是过去世界其实写的都是现在。不管是被抽屁股还是受鞭刑,人都生活在荒诞和恐惧之中,诙谐不能消解荒诞和恐惧,只是深藏起来。那种无奈和苦闷,人们看得到的自然看到,看不到的笑笑也好。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评分

未来世界还是过去世界其实写的都是现在。不管是被抽屁股还是受鞭刑,人都生活在荒诞和恐惧之中,诙谐不能消解荒诞和恐惧,只是深藏起来。那种无奈和苦闷,人们看得到的自然看到,看不到的笑笑也好。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评分

看到友邻黑风洞主在看,我也评一下。 王小波的书是5、6年前看的,全部,具体情节忘了,说一下整体的感受。 其实,王小波是在玩一个文字游戏,他的所有书都是在把读者导入到某种人生的荒诞情景中,它的故事、情节都是导入的道具而已,正象催眠师通过环境、单调的词语等道具让你...  

评分

三本都看完了, 也完成了一个从欣赏到无奈欣赏的阶段, 或许是因为读疲了的缘故. 从红拂夜奔的爱不释手, 到如今勉勉强强读完白银时代, 还剩下2015一会再读. 以后不看小波的书了, 匪气痞气十足, 思维上窜下跳, 我自觉还算思维活跃, 可是也就红拂, 似水流连, 白银时代, 我还能依稀...  

评分

那些疯癫的年代是由人创造的,荒诞是这世界的调味品,否则我们活着岂不很闷 刚看到李银河女士因为提案问题破口大骂,虽然我并不附从他们夫妇在这方面的研究,但因为小波的关系让我变得更宽容算是个着处吧  

用户评价

评分

kindle看的,应该是这本

评分

小说里的情境是荒谬的,什么知识分子,艺术家,管教,舅舅舅妈,王二...看到你们,简直对未来都快绝望了。有时,生活比小说还要荒谬。真想拿着鸡毛当令箭,使劲戳戳某些人!戳!!!可是我连根鸡毛都没有。呜哇,真是可怜的人呐!

评分

从某种程度上说,《白银时代》是写给写作的人看的。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看到他怎么写出这本书

评分

一边看一边笑。读王的东西总是在不停的笑,又不停心酸。这些肉体的故事都好似没有爱欲。有些奥威尔的《1984》,也难怪,王小波也是喜欢奥威尔的。

评分

非常喜欢第一篇,而且这本书大概是我在读书过程中最搞怪的一次,把喜欢的句子用金文摘抄在小本子里,并且还半临摹半发挥着画了几幅小画【夜晚借读于三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