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與政治

學術與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錢永祥,1949年生於蘭州,畢業於颱灣大學哲學係,現為颱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研究政治哲學、政治思想史、黑格爾及馬剋思主義哲學,旁及動物倫理學。著有《在縱欲與虛無之上》等,譯有《學術與政治》、《動物解放》等。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德] 馬剋斯·韋伯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340
译者:錢永祥
出版時間:2010-9
價格:32.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9500529
叢書系列:韋伯作品集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馬剋思·韋伯 
  • 韋伯 
  • 政治學 
  • 馬剋斯·韋伯 
  • 學術與政治 
  • 德國 
  • 社會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這套《韋伯作品集》是由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從颱灣遠流齣版公司齣版的《新橋譯叢》中精選齣來的十餘種韋伯論著組成,即包括瞭韋伯“世界諸宗教的經濟倫理觀”以及“製度論與社會學”兩大係列的全部著述,囊括瞭這位學術大師一生的思想與研究精髓。《學術與政治》包括瞭韋伯小傳、韋伯的政治關懷、韋伯的學術、增訂版序錢永祥、價值中立與責任倫理、學術作為一種誌業、政治作為一種誌業等。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大二暑假。那段时间好像读了点韦伯。) 1、学术生涯的外部环境 演讲一开头,韦伯通过对比德国和美国的学术体制,简要介绍了在德国从事学术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韦伯认为当下的体制并不一定能使有学术才能的人脱颖而出,因此从事学术工作要有天职观念。 2、学术工作的机遇和灵感...  

評分

近来读了几本社会学的杂书,对民主这个东西渐渐产生一点迷惑,或者也是以前读书思考太少的缘故吧。 首先是在《学术与政治》的前言里,冯克利先生重述了韦伯揭示出的一个“极紧要”的事实:“在那时的许多欧洲人看来,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最关键的价值科目——科学和民主,也已遭...  

評分

一、 臭老九的五斗米 《论语》上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于是,有人认为孔夫子收弟子时,以十条腊肉作为学费。《学术作为一种志业》本是为慕尼黑大学的学生做就业问题辅导时,而发表的演讲。文中,韦伯说了很多现在看来也很实在的话。告诫那些要“献身”学术的学...  

評分

暑假里有一天应邀在青年学术交流中心谈“以学术为业”。 一位西哲博士生以斯特劳斯之说攻韦伯之价值中立说,兼及余之学术自主说。他一再表示,学术不能回避价值问题。可到了后头,谈到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时,却又认为:做一个御用学者没有什么不好——如果一个政府是好的政府,学...  

評分

暑假里有一天应邀在青年学术交流中心谈“以学术为业”。 一位西哲博士生以斯特劳斯之说攻韦伯之价值中立说,兼及余之学术自主说。他一再表示,学术不能回避价值问题。可到了后头,谈到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时,却又认为:做一个御用学者没有什么不好——如果一个政府是好的政府,学...  

用戶評價

评分

韋伯這兩篇演講劃分瞭學術與政治的界限。在反對政治乾預學術的前提下,韋伯同時也提醒人們學術自身的局限性:人們認為學術是“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仿佛一個不證自明的預設,但這一預設本身是無法加以證明的,就好比瘋人不自知其瘋。韋伯固然承認學術對政治有批判之功,但學術不能打包一切。而從政治角度來說,韋伯發揚瞭馬基雅維利的傳統,將道德逐齣政治領域而提倡閤格政治傢所須具備的熱情、責任感和判斷力,亦即他所歸納的“責任倫理”並將之與“心誌倫理”作對比:“政治傢不在於熱情本身,而是要在用熱情來追求某一項‘踏實的理想’之同時,引對這個目標的責任為自己行為的最終指針。”韋伯對空有一腔熱情的政治傢是充滿鄙視的,斥他們為“政治玩票者”,而對追求真善美的政治傢更是心懷恐懼,因為他們會引起災難性的後果。

评分

買這本書的時候雄心壯誌讀博,研一時候讀書會討論過幾周。我們無非是沉浸在自己高奏凱歌的幻想裏不可自拔。如今淡淡地想,究竟幾個人認真讀完此書

评分

如果老師對政治的關心,是基於一種學術上的興趣,就尤其不該在課堂上談政治。不要在講颱上,把一種立場灌輸給學生,無論其方式為明講或暗示,因為以“讓事實自己說話”的方式,把政治立場灌輸給學生,是最欺騙性的做法。

评分

Freund的導論好。“政治”需結閤支配社會學日後重讀。“學術”一篇對我有很特殊的意義,雖然我根本糾結的“生命問題”此處無解,不妥協不像傢人說的那樣是我“瘋魔”,我之所以必須坦誠、必須正視,是想對所謂日常或正常,猶賈勇自持,即便我不能。

评分

於演講的一百周年之際再讀,還是那麼動魄心驚。難以估量這兩個文本對我影響有多大,從認知上來說,它讓我一直忍不住去叩問學問作為一種誌業對於獻身於它的人的意義,以及學問對於整個人類的意義。從實踐上來說,它讓我清晰地意識到所謂不善、不神聖、不美的東西可以是真的並且將自己建立在這個“真”上,也一直以來都召喚著一種在縱身一躍和Sachlichkeit之間的熱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