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是基督教徒》主要内容简介:托马斯·潘恩的命运、正派人、新的一代、我们的性道德、自由与学院、上帝的存在——伯特兰·罗素与耶稣会F.C.科普尔斯顿神甫的辩论、宗教能医治我们的毛病吗?、宗教与道德等。
书名非常具有说明性,全书由罗素的演讲及论文构成,并不是通书构建性地对书名这一问题的阐述,而是这一句那一句,时而深浅时而东西地拼凑起来。对于非教徒人士而言,这也多少算做自己无信仰之佐证,但如果打算以此为契机深入地思考有关信仰与神灵的话题,则一定要看一些关于信...
评分罗素的论文集《为什么我不是基督教徒》在82年就已由商务印书馆在国内出版,时隔30年,商务印书馆将这册论文集列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再版。遗憾的是本书仅是罗素关于神学问题的一些讨论的论文的合辑,而不是一部系统阐述其神学思想的专著,因此从中所窥得的,也许和一个真正...
评分罗素1957年写得这本书,理智有余,关怀不足吧。宗教的存在恐怕不是现有科学工具可以全面分析的。 不过西方哲学、科学推翻一切,重头质疑的精神是我们所没有的。 护短、保守的维护一切“传统”趋向的反面,恰恰是文明的自卑和桎梏。 一本好的思想工具书,一家之言,可以不接受它...
评分这本书是罗素对于基督教的书写的集合,书名来自于第一篇文章,是罗素做过的一个演讲。这一个演讲确实使人读了之后有种酣畅淋漓之感,仿佛宗教徒宣称的各种信心和见证,神秘主义的把戏,对“神圣权威”的玩弄和利用,迂腐愚昧的教条,在罗素鲜明有力的思想和语言的光照之下,完...
评分罗素1957年写得这本书,理智有余,关怀不足吧。宗教的存在恐怕不是现有科学工具可以全面分析的。 不过西方哲学、科学推翻一切,重头质疑的精神是我们所没有的。 护短、保守的维护一切“传统”趋向的反面,恰恰是文明的自卑和桎梏。 一本好的思想工具书,一家之言,可以不接受它...
#恒阅# 作者从存在性和道德性角度反驳了宗教存在的理由,认为宗教来源于对惩罚和未知自然的恐惧,道德只是欲望的体现,而高尚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和知识导引的。自由主义者更应保持独立理性的艰辛思考。
评分很轻松的小书,一个小时的功夫就能看完。罗素的幽默、生动、透彻,与风趣跃然纸上。我对宗教问题大概只是个知识主义者,想了解,却不愿多做判断。
评分如果纯粹从功能和理性来分析基督教,基督教的确可以被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历史学、物理学等等现代学科取代,但现代基督教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情感信仰和历史传统之上。一个较为尊重传统历史的国家,它的历史发展会较为温和渐进,一个愈试图与传统斩断一切的国家,愈容易出现以高歌猛进的革命形式出现的历史糟粕的复辟,宗教从这个层面来说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另一方面,正如维特根斯坦不能用无歧义的数学符号来写诗歌和文学一样,罗素也不可能用完全纯粹理性无歧义的语言来反驳宗教的存在和合理性,情感、道德和宗教,更多的会诉诸于人感同身受的能力,这一特点本身即是难以计量和精确的。“最初的开始和最后的仪式,中间的路途漫长”,如果有一种方式能让人生活受到鼓舞又得到心灵的平静,只要不是使用暴力的方式,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可以的。
评分作为世俗之人,我只读到了罗素的自负偏见和糟糕的白左史观。用理性逻辑质疑信仰传统的东西,不读也罢。
评分宗教最可怕的一点是它的不宽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