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史铁生 散文 生命 中国文学 随笔 散文随笔 文学 中国
发表于2025-02-13
我与地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我与地坛》收入《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配少量图片。《我与地坛》由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著。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与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写有著名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
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评分时间不早了可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可时间毕竟是不早了
评分我觉得,就我与地坛和最后的跋写得最好。其他部分,叙事写人的部分也蛮精彩。
评分我觉得,就我与地坛和最后的跋写得最好。其他部分,叙事写人的部分也蛮精彩。
评分现在很不喜欢看散文,尤其是哲理散文。活到我这个年纪,世上各式各样的道理大多听得差不多了,没什么新鲜的,所以,就算是作者从苦难中悟出的“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在我看来也是老生常谈。我比较喜欢的是写母亲的那几篇,《秋天的怀念》《合欢树》。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人皆有母亲,凡人大多爱自己的母亲,尤其是我的母亲,年事也渐高,陪伴我的时日怕也不多,读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文章特别会眼酸心痛。还有就是叙事的,《记忆与印象》,作者写自己的姥爷、大舅、儿时的同伴、邻居、家乡……字里行间都是时代的风云和沉重感。真实的历史,往往比任何小说都更耐读。
一座园,成全了一个人;一个人,造就了一座园。 在《我与地坛》中,地坛,如同北方一样,是一个平实并且厚重的字眼。在这里,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空旷的啄木声。地坛就这...
评分最近重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一次接触这篇文章是在高中,高中语文老师在一节语文课上推荐了这篇文章。那时候的我们正处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虽然我和大家一样,努力理解着这沉重的人生哲思,但是说实话对于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学生来说,想要读懂作者那深沉...
评分刚刚从北京回来。在北京的日子,住在清华的荷塘旁边。那段日子,我都要工作到很晚才能回到近春园,大概每天都是午夜过后。我喜欢带着很老很老的walkman,带着许巍低沉而略显沙哑的声音,沉浸在午夜的二校门附近安谧的林荫道间。 后来在我们工作结束的时候,大家约好了一起去故...
评分我,差一点就和史铁生一样了。 我是说变成残疾人。 在我病的时後,感觉心态和他差不多,没有方向,我以为自己会死掉,然后被埋在一棵大树下. 家人,朋友都担心死啦,还好,我没有男朋友,要不然我真是罪业深重了。 我也是腿有毛病,每天坐轮椅...
评分扶轮问路,那么好手好脚的人,你们可曾向前方迈出过脚步? 不是想说他对生有多么繁密的念想,也不是想说他对死有多么透彻的眺望,更不是想说他对命运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挣扎,那些语句太泛、太虚,对每一个曾被上帝无情摆弄的人都适用。我只是从他身上看到一次又一次真实的起伏...
我与地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