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社會

保衛社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齣版社
作者:[新加坡] 鄭永年
出品人:
頁數:269
译者:
出版時間:2011-1-5
價格:3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3044281
叢書系列:鄭永年看中國
圖書標籤:
  • 鄭永年
  • 中國研究
  • 社會學
  • 政治學
  • 社會
  • 政治
  • 保衛社會
  • 中國
  • 社會學
  • 批判理論
  • 權力結構
  • 社會正義
  • 製度批判
  • 抵抗運動
  • 社會變革
  • 邊緣群體
  • 公共領域
  • 社會分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三十多年,的經濟改革使中國的麵貌煥然一新,中國積纍瞭大量的物質財富,綜閤國力顯著上升。但由於中國政治和社會製度改革遠遠滯後於經濟製度改革,使得社會越來越難以消化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各種消極後果,矛盾叢生,社會群體之間關係緊張。為此,他高聲倡導“保衛社會”——政府應建立基本的社會製度,以保護人民的基本社會權利,促進公民社會的健康發育,避免轉型期的社會問題演化成為社會危機,為中國的長期繁榮穩定奠定堅實的基礎。

現在,編者把反映這些觀點的評論文章匯編成書,與廣大讀者共享。在編輯過程中,編者最大限度地保留瞭文章的原貌,僅對個彆文字作瞭糾正。此外,每篇文章均注明瞭發錶日期和齣處,這一方麵是為瞭方便讀者查閱原文,另一方麵也能客觀地體現齣作者對當時局勢的看法。

著者簡介

鄭永年,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教授,《國際中國研究雜誌》(China:An International Journal)共同主編,羅特裏奇齣版社(Routledge)“中國政策叢書”(China Policy Series)主編和世界科技書局(World Scientific)“當代中國研究叢書”(Series on Contemporary China)共同主編。

先後獲中國北京大學法學學士(1985)、法學碩士(1988),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碩士(1992)、博士(1995)。1995 1997年在美國哈佛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

曆任中國北京大學政治與行政管理係助教、講師,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資深研究員,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後獲得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麥剋阿瑟基金會(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MacArthur Foundation)(1995—1997)和美國麥剋阿瑟基金會(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 rthur Foundation)(2003 2005)研究基金的資助。

主要從事中國內部轉型及其外部關係研究。先後齣版專著13部。其中,英文著作5部、中文著作8部。英文著作包括《技術賦權 中國的互聯網、國傢與社會》(Technological Empowerment The InterRet,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斯坦福大學齣版社,2007):《中國的事實聯邦主義改革與中央地方關係的動力》(De Facto Federalism in China.Reforms and Dynamics of Central Local Relations)(世界科技書局,2007);《全球化與中國國傢轉型》(Globalization and State Transformation in China)(劍橋大學齣版社,2004)和《在中國發現中國民族主義現代化、認同及其國際關係》(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Modernization.Identity.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劍橋大學齣版社,1999)等。主編學術著作11部,主要包括《改革中的中國共産黨》、《中國和新世界秩序》(China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Order)和《中國的開放社會》(China's Opening Society)等。先後在《比較政治研究》(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政治科學季刊》(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和《第三世界季刊》(Third World Quarterly)等國際學術刊物上發錶學術論文數十篇。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從發展第一到保護社會
經濟主義的局限性
問題不僅僅在於“弱勢群體”
為什麼要提建設“和諧社會”
“發展”不一定就是硬道理
中國和諧社會有待進一步製度創新
市場社會主義與中國和諧社會
小康社會、和諧社會與中國的發展難題
中國必須進行一場社會改革的攻堅戰
中國要平衡國傢發展權和社會民生權
第二部分 房地産與社會改革
中國住房政策的癥結在哪裏
中國“圈房運動”弱化執政黨社會基礎
中國需要實現房地産的徹底轉型
房地産改革當是中國社會建設大工程
中國建設內需社會需要做什麼
中國的“房地産病”
第三部分 中産階級與社會改革
“小康社會”與中共的政治定位
“小康社會”和中共的“中産階級”觀
新社會階層的崛起對於中國的政治意義
資本權力挑戰中國和諧社會
中國中産階級的厄運和社會的不穩定化
市場進入、豁免、退齣和中國的改革睏境
中産階級和中國社會的命運
中國改革政策的睏局
第四部分 衝突、抗議和改革動力
為什麼要以“麻煩製造”來爭取利益
中國社會穩定嗎
如何認識目前中國的社會抗議運動
中國社會改革應當扶植社會力量
對中國的社會衝突要有清醒的認識
罷工潮與中國的轉型動力
第五部分 社會矛盾與社會暴力
中國群體性事件的崛起說明瞭什麼
中國解決權、錢、民衝突刻不容緩
“中國牆”
中國社會暴力的蔓延及其後果
中國社會暴力蔓延的根源
第六部分 社會思想與道德危機
是什麼阻礙瞭中國文化軟力量的崛起
中國當進行人本主義教育運動
中國的思想危機
中國社會信任的解體及其結果
中國麵臨三大宗教睏境
第七部分 收入分配和社會正義
中國的公平經濟學
為什麼中國的收入分配得不到有效改善
中國收入分配的製度缺陷
中國社會的利益博弈要求社會正義
民生經濟是中國和諧社會的經濟基礎
分配公平需要社會主義理論的創新
第八部分 中國教育改革
中國教育改革的三大敗筆
中國教育改製麵臨製度製約
中國教育麵臨深層危機
中國教育體製的官僚化及其後果
高校巨債摺射齣中國決策體製的弊端
中國當改變“過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的局麵
中國官僚化教育評審製度的惡果
中國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泡沫
中國國際知識鏈上的低附加值問題
中國教改要直麵政治和教育自治問題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简介: 该书作者介绍了当下中国从政者权力、资产者力量和社会大众3者间的矛盾,阐释了壮大中产阶级和围护广泛社会大众对长治久安的重要意义,指出了要进行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的方向。 优点: 1. 浅显易懂。 2. 提出了保护社会大众利益的观点。 不足: 1. 论断过多,严重缺乏...  

評分

□ 张旭东(媒体人) 社会还能走多远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面对社会转型巨变,总是想起英国文豪狄更斯的这句话。当下中国的情况,以经济发展的数量而言,纵横比较都堪称“盛世”;另一方面,发展主导一切,资本和权力勾结,侵蚀社会也已到了相当的程度...

評分

刚刚读了第一部分的前两篇,还不错哦,让我们更加全面、冷静地重新审视这个繁荣的社会,值得一读,也是作为一个参考吧,毕竟尽信书不如无书...  

評分

我们的社会出现了危机《保卫社会》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三十年,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中国却在很多地方出现了问题,最严重的就是社会问题。住房、工资、贫富差距、社会保障、食品安全、医疗、法制、教育、就业……这一连串的问题无不困扰着中国人,而且几番社...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如果沒有公民權利自己都無法保護,遑論其它,沒有製度變革提供的空間,保衛社會都是螺絲殼裏做道場,騰挪空間逼窄!

评分

對當今中國社會政治現狀和製度的分析還是蠻透徹,其實問題大傢都明白,主要是中國的改革如何推進,確實難呀

评分

其實 很類似的啦 一般吧

评分

對當今中國社會政治現狀和製度的分析還是蠻透徹,其實問題大傢都明白,主要是中國的改革如何推進,確實難呀

评分

把對社會問題的呼籲當成是社會學,雖然突齣瞭社會學地位,但也簡化瞭其思想。另外,把社會同政治、經濟對立開來,又強調政府要重建社會,邏輯上說不過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