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1265-1321),意大利著名诗人,在西方文学史上,享有与荷马、莎士比亚齐名的美誉,他用了十多年时间完成的旷世之作《神曲》代表了中世纪文学的最高成就。
《神曲》采用了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全诗三卷,分别为《地狱》、《炼狱》和《天堂》,每卷三十三篇,加上序共一百篇。诗人描述了他在一三○○年复活节前的凌晨,在一片黑暗的森林中迷了路,象征淫欲、强权和贪婪的豹、狮、狼拦住了去路。正在危急关头,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但丁青年时期所爱恋的女子俾德丽采之托前来援助。维吉尔引导但丁游历了惩罚罪孽灵魂的地狱,穿越了收容悔过灵魂的炼狱,最后由俾德丽采引导他经过了构成天堂的九重天之后,终于到达了上帝面前。这时但丁大彻大悟,他的思想已与上帝的意念融洽无间,整篇诗到此戛然而止。
但丁在游历地狱和炼狱时,遇到的不少灵魂生前都是历史上或当时的著名人物,诗篇的字里行间充满寓意,也具有很强的神学和宗教色彩。
因为出了修订本,所以我按这个新版本翻看了《地狱篇》前几章注释的情况,似乎并无改进。 首先,从英译本翻译的注释确实很有参考价值,由于研究水平的明显差距,英译者的注释比目前其它汉译本译者自己的注释要深刻,关注到很多西方学者的成果。但对全部翻译的注释(占了近一半...
评分如果说当代,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如果说在封建时代,凭借想象虚构理想王国,制定法律,模拟暴力机关对现实社会进行审判,也一定会被判处叛国颠...
评分关于第五歌。 伟大的中世纪诗人但丁,恩格斯给予了他崇高的评价: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我们可以理解为:但丁的名作《神曲》即高度概括了中世纪的思想文化发展,也开启了文艺复兴文学的曙光之路。在《神曲》中,我们毫不费力便发现严肃的基督...
评分 评分转译……
评分地狱篇和炼狱篇都还好,天堂篇则满满地都是教义,看起来极其乏味,忍不住匆匆翻过。原著是经典,但翻译实在让人失望,一点韵律美都没有。为翻译扣一星
评分读完了,5星吧。 诗人迷失于幽暗森林,老师带领他旅途的穿行。地狱是九层上宽下窄式大漏斗,二至八层分别是罪孽愈加深重的鬼魂,堕落的恶魔在烈火焚烧中喊声凄厉哀啕。炼狱为九层高山,每升一层除一种罪行,污浊灵魂接受圣洁的净化。天堂九重,光怪陆离,漫天星辰触手可及,越往上灵魂越高尚,诗人的情人引导他游历美好的世界。
评分不喜欢这个译本
评分这版本烂翻译,读得要吐了。注释也写得格调奇怪。三韵体难翻译可以见谅,连最基本的六音步也没翻译出影子,最短有3个词组一行,最长有8个以上,简直随心所欲天马行空。 更别提译名跟通行的也不统一,比如伊阿宋翻成哲孙,赫拉克勒斯翻译成赫扣利斯,很多地名翻得我根本认不出是对应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