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批评”是二十世纪上半年在英美占主导地位的一个文学理论派别,是现在形式论的第一个重要潮流。新批评的一些主要人物长期在中国执教,对中国现代知识界的成型影响极大。新批评理论至今是当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文化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新批评理论是当代批评理论的一个重要源头,此书对中国当代文论起了重大影响。
赵毅衡教授是著名文学与文化理论家,1943年出身于广西桂林,年轻时在上海求学,196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78到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求学,1981年后的硕士学位。师从著名诗人学者卞之琳先生,以形式论为终身研究方向。八十年代初得到美国富布莱特奖,后又去伯克利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到英国伦敦大学任教。
赵毅衡教授毕生从事文学与文化研究,在形式表意分析上卓有创见,英文与中文著作丰富,有二十多本专著,赢得很高的学术声誉,得到过国内与国外多种研究奖。2005年到四川大学工作,2008年放弃英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符号学-传媒学研究中心”,为文化,传媒,新闻,广告等研究领域建立一个共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赵毅衡教授的著作和讲演,影响广泛,为在我国推进文化研究这门国际性重要学科开辟了道路。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以介绍和梳理为主,但作者个人心得,包括对新批评与其他批评流派关系的精到点示,也频现其中,因谓“重访”。我甚至感到作者对20世纪其他批评派别如现象学、马克思主义等的评价,较新批评更为恰切。不满之处有三:一是多数译名均不循通译,奇奇怪怪;二是对语言符号的纵聚合关系认识不清,皆作“组合”;三是把myth译为“构事”,似有不妥。通读全书,作者固非一板一眼的学者,但也不免潦草轻率。故关于此书所言所判,不可轻信和轻易征引。
评分梳理之功已有,厘清之力过人。
评分赵老师总是能把复杂的东西讲得有条不紊,清楚明白。很公正地评价了新批评这一大体系。
评分其实就是之前那本《新批评》的新版
评分匆匆读过,非常清楚。这次读除粗补文论外,主要为补充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里40年代现代派一脉。下次读,要依次找本书提到的重要篇目,扎扎实实理一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