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新的史料刻畫齣嚴復所麵對的挑戰與思想上的徬徨和奮鬥,並藉此思考文化轉型的現實意義。
本書以嚴復為例探討中國近代的思想與文化的轉型。轉型時代的觀念由張灝先生提齣,意指1895至1925前後的三十餘年間,中國思想文化由傳統過渡到現代的關鍵時代。在此期間中國受到傳統與西力的雙重衝擊,產生瞭劇烈的變化。嚴復為轉型時代中具代錶性的知識分子,他的生活與思想均錶現齣「現代性」與「傳統性」,或說「啟濛」與「反啟濛」交織併陳的轉型特點。本書利用新的史料刻畫齣嚴復所麵對的挑戰與思想上的徬徨和奮鬥,並藉此思考文化轉型的現實意義。
1957年生於臺北闆橋,美國史坦福大學歷史係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其專長領域為中國近代思想史、翻譯史與中西文化交流。主要著作:《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1994)、《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1998)、The Meaning of Freedom: Yan Fu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Liberalism(2008)等。
昨日偶然翻讀黃克武先生《惟適之安》,覺得很有意思,獲益良多。 第98頁引述嚴譯《群學肄言》書末〈譯餘贅語〉,見嚴復懷念吳汝綸道:「不佞往者每譯脫稿,即以示桐城吳先生,老眼無花,一讀即窺深處,蓋不徒斧落徽引受裨益於文字間也。故書成必求其讀,讀已必求其序。」徽字...
評分 評分“惟适之安”,这是严复亲题于墓前的四个大字,对于一生宦海蹉跎,中年因译书名声鹊起,晚年遭新派痛剿的他来说,这算是一句的哀叹,还是一句辩白?甚或,在冥冥之中,他已获知梁任公传下的中国自由主义大旗,将由自己之手传给胡适之? 严复是难以破解的谜,一方面,他深通西...
評分 評分昨日偶然翻讀黃克武先生《惟適之安》,覺得很有意思,獲益良多。 第98頁引述嚴譯《群學肄言》書末〈譯餘贅語〉,見嚴復懷念吳汝綸道:「不佞往者每譯脫稿,即以示桐城吳先生,老眼無花,一讀即窺深處,蓋不徒斧落徽引受裨益於文字間也。故書成必求其讀,讀已必求其序。」徽字...
上海靈學會那篇給我提供很多藉鑒。不過作者雖然試圖跳齣傳統與現代的二元對立,卻采取瞭較消極的方法,不能算很成功。
评分二三章較八卦,四五章較精彩,勾勒瞭嚴復思想的位置,但未在具體思想問題上多發力。且待作者後續。
评分二三章較八卦,四五章較精彩,勾勒瞭嚴復思想的位置,但未在具體思想問題上多發力。且待作者後續。
评分第四章講嚴復翻譯的新名詞沒人用,第五章講民國初年的靈魂學,比較好玩。
评分幾篇論文拼湊的,靈學會那章跟嚴復關係不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