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汉,美国三藩市州立大学电影学士, 南加州大学公共行政硕士。1976年起在香港当电视电影监制及导演,亦曾在邵氏公司任制片、香港无线电视及佳艺电视任编导、丽的电视任节目部副经理、香港国际电影节策划编辑及香港政府电影顾问、香港电影金像奖评判及 捷克电影金像奖评判。1986至92年间编导香港廉政公署电视剧集。1992至2006年间任香港演艺电影电视学院监制编导系主任。 现客席任教于浸会大学影视学院。 曾发表不少影评及电影理论文章,被翻译为英法德意文字。著有《电影赋比兴集》一书。
《电影赋比兴》内容简介:刘成汉先生是香港知名导演及电影理论和历史工作者,对大中华文化圈电影理论与创作美学有着虫特和持续的思考。在《电影赋比兴》中,作者提出著名的“电影赋比兴”理论,从中国传统诗歌美学人手,对百年中国电影作了一番探幽发微、披沙拣金的研究工作,以期在西方电影理论体系之外建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电影美学。作者学贯中西,既是导演义足影评人,故而《电影赋比兴》所收文章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既有启发性,又有可读性。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身处商海,依然不忘思考,尽然落笔成文。由短及长,篇篇观点灼然,观电影赋比兴。
评分身处商海,依然不忘思考,尽然落笔成文。由短及长,篇篇观点灼然,观电影赋比兴。
评分构建中国本土电影理论,或者进一步说创立既是民族的又能被世界认可的电影理论本身就是一个有待商榷的议题,作为一种外来的洋玩意儿,百年来我们都是被牵着走的,不论创作还是理论大都追随西方也就意味着落后于西方,只有极少的一批编导能够展现原创性的民族电影美学。本书题目很大、角度也很有启发性,但真正涉及赋比兴理论的篇幅太少,多是散见于对个案(导演与作品)的分析中,理论化与体系化严重不足。文章虽旧 ,但如今读来也不显老调,对中国电影的一些思考对当下来讲仍然重要,宏观分析与微观解读兼具。尤其可贵的是,书中详细谈论了大量两岸三地的老电影,为纠正影史偏见、重新评价与定位特定阶段的中国电影发出了强烈的声音,也看得出作者几十年来对电影不灭的热情。
评分虽未见系统理论,但例证全面详实,涉及一些港人视角的新史观与影史遗珠,这些是在正史中少有提及的。
评分中国式电影修辞 太学理化 反而过于结构主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