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以精妙的笔触展现了电影的重大文化意义和它在社会变迁中所产生的媒介力量。书名来自一部展示早期电影产业的重要影片(仅存部分残片),《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揭示了上海早期电影的错综复杂,探讨了电影与诸如摄影、建筑、戏剧和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发掘梳理,作者考察了之前忽视或遗忘的诸多影片,重新解读了部分经典,并拓展了重要的有关白话现代和都市文化的论题,包括电影作为“新媒体”如何在20世纪早期的中国展示和建构了现代的社会机制和性别角色。
张真,美国纽约大学艺术学院电影学系副教授(兼职历史系和东亚研究系),博士生导师。生于上海,1980年代初曾在复旦大学攻读新闻专业,后去瑞典、日本和美国留学。1991年获美国天普大学(东京分校)人文学士,199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文明语言和电影哲学博士学位。
从个别的点铺开去,深入到民国二三十年代上海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站在“白话现代主义”这个通俗文化形成的背景下,从“机制”的角度对我们一贯抱有刻板印象的二三十年代电影现象作了由中观入微观的巡礼。 我觉得最有见地的是把“软性电影论战”摆在一个中立的(而非中国电影史...
评分从个别的点铺开去,深入到民国二三十年代上海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站在“白话现代主义”这个通俗文化形成的背景下,从“机制”的角度对我们一贯抱有刻板印象的二三十年代电影现象作了由中观入微观的巡礼。 我觉得最有见地的是把“软性电影论战”摆在一个中立的(而非中国电影史...
评分所谓VERNACULAR MODERNITY也基本是HANSEN的观点 当年在复旦可是个有点名气的诗人哦
评分我喜欢的一本研究著述,是以浓厚的问题意识开启新的思考向度的,而《银幕艳史》正是这样一部背景丰富、视野开阔的读本,采用当代西方比较流行的视觉研究、性别理论等等角度重返中国早期电影史,必会打破某些对电影初创时期的简陋看法,为陈陈相因的早期电影史叙述带来一些新的...
评分从个别的点铺开去,深入到民国二三十年代上海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站在“白话现代主义”这个通俗文化形成的背景下,从“机制”的角度对我们一贯抱有刻板印象的二三十年代电影现象作了由中观入微观的巡礼。 我觉得最有见地的是把“软性电影论战”摆在一个中立的(而非中国电影史...
感觉文化学派
评分扎实的理论功底,缜密的分析。女神老师!
评分终于读完了这部专著,是近年来看到的为数不多的靠谱的研究,虽然崇拜感和惊奇感越往后看会越减少一些。有些地方也为过度读解而流汗。有一个疑惑,1896-1937年之间的上海电影文本,何以只字未提吴永刚的一部,参考片目也没有,完全跳过,这是为什么呢?
评分常显生硬的用词、语句逻辑和段落关系需静心细读。 有“史”,便首先需注意史料之准确与否,一些来自二手转述的史料显然有待考证。
评分早期电影研究,前半部分着重诠释电影中的“白话现代主义”体现(Vernacular Modernism,from Miriam Hansen),后半部分着重电影技术的文化解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