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不丹]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出品人:
页数:188
译者:陈冠中
出版时间:2010-10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330081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佛学
  • 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
  • 佛教
  • 宗教
  • 哲学
  •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 修行
  • 心灵修行
  • 佛教
  • 见地
  • 修道
  • 修行
  • 心性
  • 觉悟
  • 佛法
  • 智慧
  • 禅修
  • 解脱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为深入浅出、精简而全面的佛教通论,对佛教的义理、历史和各种传承有一个精确的综观。

本书澄清了许多佛教误区,比如很多人以为佛教的目标是要消除自我,然而佛教真正教导的是,我们没有什么需要除掉的——根本无所谓存在或不存在,有的只是我们认为自我存在的幻觉,我们相信并紧抓着这种幻觉,以为它是真的。

比如“空性”不是某种坚实存在的物体,也不是空无所有或虚空。空性的意思是,虽然事物并不是天生具有某些特质,但也不是天生就不具有那些特质,这使得事物具有成为任何东西的可能性。而“轮回”是执著在幻觉上,“涅槃”则是执著在幻觉的消失上。涅槃就像是幻觉之后的幻觉,如同电影结束之后,你还瞪着空白的银幕——你仍然没看到实相。

本书有助读者提升对生命的信心,也是一部用来印证修行的可靠之书。

作者简介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不论在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眼中,都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也是《正见》的作者。他秉承藏传佛教最优良的传承和教育,享誉世界,是当今公认最具创造力的年轻一代藏传佛教导师之一,兼上师和导演于一身,曾任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电影《小活佛》(Little Buddha)顾问,并编写和执导过两部佛教主题的电影——《高山上的世界杯》和《旅行者与魔法师》,深受现代东西方佛教弟子尊崇和喜爱。其文字看似简单,却包含深入浅出的层层奥义。下笔如行云流水,诙谐幽默又字字珠玑,在轻快的字句后面,充满了引导无明众生脱离轮回的佛菩萨大悲大愿。

目录信息

译者前言
序 自我的观点
上篇 正确的见地
第一章 见地
第二章 两种见地
第三章 自我及自我的见地是错误的概念
第四章 空性
第五章 四圣谛
第六章 佛性
第七章 业力
第八章 转世再生
第九章 轮回与涅槃
第十章 见与道
下篇

第十一章 道的选择
第十二章 出离与虔诚
第十三章 善知识
第十四章 心的训练
第十五章 禅修
第十六章 止观
第十七章 慈、悲、菩提心以及菩萨道的善巧方便
第十八章 金刚乘
第十九章 上师、灌顶及象征
第二十章 次第与证悟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宗萨钦哲仁波切在大陆出版的整本书都在系统讲闻思的有二本书《正见》《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二书相较,这本《佛教的见地与修道》在深度、高度、究竟性上都比《正见》要高上不小的层次。 我感觉,这本《佛教的见地与修道》虽然对于初学者及普通感兴趣的人都可以看,但是,此书的...  

评分

一、读前感 读一本书,如开启一段旅程。其实没有人是赤条条来去,甚至没有人生来是一张白纸。每个人的头脑中都已有一些成见。有些可归于生活经历,有些甚至是先天的。先天的东西,有个体的秉性,有家庭的环境,有文化的背景,甚至还有底层的思维结构。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认为,...  

评分

【译者前言】 学佛的途径有万千种,其中一种补充的方法就是看书——佛教不认为文字能说明一切,但是并不排斥文字.书和人一样,是要讲缘分的.在书海中,哪一本书你会真的看进去 自我的观点——当你如同往常地冒出某种想法时,你是否知道这样的想法从哪里来或者,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  

评分

如果你空虚迷茫,那是因为你内心没装什么东西;如果你纠结厌世,那是因为你内心装了太多东西。 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你是一个容器。容器的特性是什么?它是空的。 并没有一种所谓独立的“自我”,你的一切个性、想法、观念皆事出有因,也许来自“背景”,也许来自家庭,也许...  

评分

我不是佛教徒,而且估计这辈子也做不了佛教徒了。但是对佛学的东西始终很感兴趣,也自认为自己是颇有佛缘的。究竟是怎样结识这本书的,已经不记得了,买到之后,一直放在枕边的,每天临睡或晨起只要读上那么一两行,便能感觉到那种清静世界的存在。      人,要认识你...  

用户评价

评分

拒绝自我执着,而不是自我——如果没有自我的话,再多的自由又有何用呢:并不是现象迷惑了你,迷惑你的是对现象的执着,若有执着,即非正见。

评分

金剛乘和大乘都以成佛度眾生為目的,大乘從因地上修,金剛乘從果地上修。金剛乘的凈觀其實和無染的空性類似。小乘重戒律,大乘講發心,金剛乘還有觀想,比如一個出家人偷了一杯水去救一個口渴的乞丐,小乘修行者就壞了戒體,大乘只要發的是菩提心,偷瓊漿玉液都沒有關係。金剛乘的修行者也不計較,而且在把水遞給乞丐的時候觀想乞丐就是本尊,or自己就是乞丐,真正的無二,不分別。成佛的境界就是無染的不分別心。金剛乘就是從成佛的果地上去修。經歷了一段感情,感歎眾生真的是堪忍,真正放不下的是執著,捨不得的是痛苦。

评分

写得挺深入浅出,但限于篇幅和读者群体,只能择要来进行点拨。对我来说最有收获的还是金刚乘等内容

评分

拒绝自我执着,而不是自我——如果没有自我的话,再多的自由又有何用呢:并不是现象迷惑了你,迷惑你的是对现象的执着,若有执着,即非正见。

评分

每句话都扎在心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