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坏,我们不爱。
日本生病,膜拜日本的我们也愿意誓死相随吗?从少子化的苍凉、结婚难民、以至独活终老安乐死;由依存女、集团自杀至无差别杀人……有谁敢说日本文明病毒仍未抵达中国落地生根?我们对日本流行文化中毒已深,但又是否意识到日本的文明病毒,早已蔓延到中国社会各层面?
日本不仅是用来向往的消费对象,它更加是我们身陷社会文明病的最佳预警。所谓病向浅中医,中毒自然先要起清病毒底蕴。趁着这些文明病毒还未蔓延到我们社会的各个层面,赶快以书“解毒”。
汤祯兆,香港文化人、影评人及作家,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员。长期从事写作活动,兴趣由文学至电影,再扩展至文化研究。主要写作领域包括日本文化研究、社会文化观察、电影解读、文学创作及评论等,著作发表也由香港延伸至台湾及内地。曾任香港电台“开卷乐”及“东洋现场”节目主持人,目前为香港《亚洲时报》网络版、《文化现场》、台湾《台湾电影笔记》、内地《城市画报》、《上海壹周》、《新视线》及《南都周刊》等的专栏作者。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及传播学院教授“创意媒体写作”。
主要著作包括:文化研究《杂踏香港》(2004),日本文化研究《命名日本》、《整形日本》(2006),香港电影研究《香港电影血与骨》(2008),日本电影研究《AV现场》(2005)、《日本映画惊奇》(2008)等。
近日看了汤祯兆的《日本中毒》,紫黑的封面,像是暗巷里的灯红酒绿,透露着肮脏和血腥。单单从这个封面,有点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目的。 整本书介绍了一些日本现状之毒,从病变的、色相的、杀戮的、世代的、地景的、新息的以及残务的方面。作者最高明的是在每一种现象...
评分当初拿到这本书时,我还处于沉迷于日本动漫游戏作品当中不能自拔的状态之中。要说为什么我要买这本书,是因为纯粹想看看这样一个人是如何看待日本的。 几年的和各种人的交流,还有对于日本社会情况的了解,我发觉,自己当初完全没法接受书中的种种,竟然也被我自己悟出。 ...
评分在内地当被问及香港写作人的共通点时(因早阵出现一股香港人内地出书潮),我曾提到一个概括性的区分,以示这批香港作家跟内地书写流行文化的作家之不同。我认为香港文化人笔下的经历造就了一种体验式的书写,对于流行文化评论或生活风格文章来说,增加了感染力与说服力。这种...
评分作为文化观察,确实能通过这个更了解一些日本的情况。只是,针对提出的问题,我更希望能看到一些有建设意义的提议之类的。 而我对日本有一个是最近才知道的东西,就是女方入嫁后,需要跟夫方的姓。让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也许是文化的差异吧。但是,也许30年前,离婚率没这么...
评分作为文化观察,确实能通过这个更了解一些日本的情况。只是,针对提出的问题,我更希望能看到一些有建设意义的提议之类的。 而我对日本有一个是最近才知道的东西,就是女方入嫁后,需要跟夫方的姓。让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也许是文化的差异吧。但是,也许30年前,离婚率没这么...
这本书有日文版么?求帮找
评分在学校图书馆读的最后一本书
评分一般啊。并不像书评那么好。入门通读类型。旅行画册印刷本,加上标题,图书策划的意味会更浓。
评分最近读了太多汤生的书,后来总结一个阅读经验:汤生很好学,阅读的文献和影视流行文化资料都足,但要讨论一个问题时,许多流于泛泛而谈,蜻蜓点水,不尽兴。
评分在学校图书馆读的最后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