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独自用餐》是法拉奇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一本畅销书。
法拉奇用亲身经历讲述了一个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从给人当球童起,悟出人际交往和人脉对成功的重要性。这让他在寻求和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也热情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以此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社交圈,成为成功的职业经理人。
除了才华和天赋,任何成功还源于人们在世界中丰富的情感联系。本书告诉读者: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建立自己的圈子,提升自己的社交圈,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就许多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比如在一次会议、一次聚餐或一次偶然联系中建立双方关系的方法。
本书“著名交际案例”部分介绍了众多知名人士的社交案例,包括比尔•克林顿、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凯瑟琳•格兰姆、戴尔•卡内基、本杰明•富兰克林和弗农•乔丹等。
本书通俗易懂,各种事例贯穿其中,读起来胜似一本故事书。适合多种职业和年龄层的读者。对商场上和政界的读者很值得借鉴;对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也会有帮助;还可做为教育孩子的一点参考,帮助孩子从小知道“成功的路上,不可能一个人达到顶峰,你需要寻求和得到别人的帮助”的道理。
法拉奇绿讯营销咨询顾问公司的创建者和首席执行官,还是 《INC.》、《华尔街日报》及《哈佛商业评论》专栏作家。他先前曾担任过德勤顾问公司和喜达屋国际酒店集团的市场总监,还担任过好莱坞著名知名媒体营销公司——YaYa Media的首席执行官,现居住于洛杉矶和纽约。
[美]塔尔•雷兹
《小型商业财富》的一名编辑,为《INC》、 《耶路撒冷邮报》、《旧金山纪事报》和《GQW》供稿,现居住于纽约。
实话说,《别独自用餐》(never eat alone)这本书是一位博览群书的朋友推荐给我的。 聊天中,我们常常谈到“平台”一词,认为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也很难说谁努力谁偷懒,为什么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却永远一副不在状态的样子,是不是所在的平台不同造就了大家面临...
评分在google或百度上输入“Never eat alone”,会看到许多人在搜寻、打听哪里能找到这本美国2005年出版的英文书,还可以看到热心人翻译出来的片段。 现在,这本书的中文版已经出版了:《别独自用餐》,施光宇译。(此前台湾还出过一种中文版。) 作者基思•法拉奇(...
评分人际、沟通……关于人脉经营的一切,我都不擅长。这书可以说是极对症下药的。但,因为我懒,最终这本书极可能是我看而有感,感而无行的。所以,这里我就不评论什么了,只摘录书中部分语录,希望借此使有行动力的人们关注到此书,并能从中有所收获。 一、思路 “...
评分之所以觉得成功是无法复制的,是因为本来我们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就不同,而一个人之所以能达到大众所较为公认的成功标准,那就证明他必有别人所不能做到之处,不然这个公认的成功标准也就成不了众人无法企及的标准了。 其实一直很反感这种所谓的“名人励志书”,想起来看这本...
评分现在参加《别独自用餐》新书抢购,将有机会获得免费用餐名额,“新年你不再一个人,我们一起,别独自用餐!” 活动报名时间:2010年12月15日至2011年1月14日 就餐时间:2011年1月15日(星期六) 中午11点30——13:30 就餐地点:大白鲨火锅超市(朝阳路店),朝阳区东八里庄5...
1.遇见谁再也不是缘分,而是计划,很炯但是有效。 2.互相帮助双方共赢是维持关系的长久之道。
评分在社交恐惧症弥漫的豆瓣社区,这本畅销书几乎站在了对立面,仅凭一本书,很难叫醒装睡的人。
评分关系网的规划很有启发
评分2012.5.29人际关系要分享,要流动这点很赞同。不过根据个人经验还是应该看看人。把不好的人带到圈子里会有恶循环。核心应该是跟身边的人分享你的资源,不管是知识还是人力资源。在共享的情况下,1+1就大于2了。
评分这本书对“究竟应该怎样去与他人建立联系”做出了很好的回答:P4 “贫穷”绝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它更意味着你没有办法跟那些可以帮助你成功的人有任何联系;P7 真正的“关系”在于如何想办法让其他人更成功,在于努力地去“付出”而不是“索取”;P158 人们在世界上所有深刻的情感联系都是由三种事物来构建的,那就是健康、财富和子女;P174 伍德.艾伦曾经说过:“如果说成功基本上就是指超越他人,那么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要永远保持联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