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的未来

怀旧的未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简介:

斯维特兰娜·博伊姆(1959— ) 出生于前苏联列宁格勒,1988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哈佛大学斯拉夫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也是传媒艺术家和作家。主要著作有:《俄国日常生活神话学》(1994)、《怀旧的未来》(2001)、《尼诺奇卡》(小说,2003)等。

导读:

博伊姆剖析了各种形式的怀旧——民族主义的、大流散的、流亡的、文学的、个人的;这种精彩、机智、讽喻、透彻的剖析深深触动人心。以冷静而温柔的目光透视当今日常生存方式,这是一部独一无二的作品。

——玛乔丽·帕洛夫

研究现代文化的人士,若想了解一个日益依赖于全球化超空间的社会为何又是怀旧泛滥的社会,此书是再好不过的参考。

——《书单》杂志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美国] 斯维特兰娜·博伊姆
出品人:
页数:486
译者:杨德友
出版时间:2010-10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14327
丛书系列:人文与社会译丛
图书标签:
  • 文化研究 
  • 怀旧 
  • 社会学 
  • 文化 
  • 斯维特兰娜·博伊姆 
  • 文学理论 
  • 美国 
  • 文艺理论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简介:

本书从多角度考察了怀旧这种社会现象。第一部从波德莱尔的意象、本雅明的“历史的天使”讲到好莱坞的恐龙和虚拟空间,追述怀旧从十七世纪的“疑病”演变为不可医治的现代症状的历史。第二部着眼于城市和后共产主义的记忆,描写莫斯科、圣彼得堡和柏林的变迁以及东西欧的关系。第三部写流亡者想象中的家园,包括移民美国的俄国作家纳博科夫、诗人布罗茨基、艺术家卡巴科夫等。各种形式的怀旧反映出多元意识形态与文化传统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复杂碰撞。作者提出主要有两类怀旧:修复型的怀旧试图超历史地重建失去的家园;反思型怀旧则关注人类怀想和归属的模糊涵义,不避讳现代性的种种矛盾。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曾提出一个著名的问题:“我们究竟去哪里?”在那个狂飙突进的年代,绝大部分人的答复可能是“去往未来”,但他的回答则是:“永远在还乡。”他以一种诗人的敏感,意识到看似不断进步、不断奔忙的现代社会,也是一个人们普遍迷茫方向在何方的时代,好...  

评分

旅行者应邀到一个传说中的神秘之城游览,并且欣赏到了一些反映这个城市旧面貌的明信片。但现如今的城市早已今非昔比,原来的许多景致都已改换了风格和面目。为了不让期待的市民失望,旅人们小心翼翼地赞美起这个城市:首先承认变成大都市后所具有的繁华与壮观,可惜与明信片画...

评分

一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小说《上来透口气》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叫乔治•保灵的保险推销员为了摆脱庸碌的家庭生活与乏味的工作状态,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打算回到童年生活的小镇下宾菲尔德,希望重温往昔的美好时光。记忆中故乡的各种味道,故乡的青山绿水以及...  

评分

一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小说《上来透口气》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叫乔治•保灵的保险推销员为了摆脱庸碌的家庭生活与乏味的工作状态,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打算回到童年生活的小镇下宾菲尔德,希望重温往昔的美好时光。记忆中故乡的各种味道,故乡的青山绿水以及...  

评分

瓦尔特.本雅明在他的《历史哲学论纲》中描写了保罗.克利的一件绘画作品——《历史的天使》,画中羽翼颤栗的天使面朝过去,“在我们看到了一系列事件的同时,他只看到一个灾难,灾难不断地把残骸一层一层地堆起来,扔在他的脚下”,“暴风雨不可抵御地把他推向未来,而...  

用户评价

评分

回望的追溯同样激发着前瞻的态势,就像过去作为病症的怀旧成为了现代的良药。怀旧源自对现代的时间寓言和祛魅的空间的反抗,本身又是现代的产物。作者用“外现代”区分现代、后现代,在全球化语境的现代性、虚拟现实寻找返乡的意义,通过对波德莱尔的现代性、尼采的永恒回归、本雅明的“历史的天使”解构了修复(还原)家园神话的怀旧。其中对于“修复型怀旧”和“反思型怀旧”的区分受益很深,反思型怀旧(外现代)作为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的中介,怀念共享的文化经验,破却对于静态的民族历史圣物的迷恋,以个人记忆重述过去。

评分

怀旧的对象是特定的时间与空间,所以永远无法回去。 在定居的农耕时代结束之后,怀旧必然是一种潮流。

评分

回望的追溯同样激发着前瞻的态势,就像过去作为病症的怀旧成为了现代的良药。怀旧源自对现代的时间寓言和祛魅的空间的反抗,本身又是现代的产物。作者用“外现代”区分现代、后现代,在全球化语境的现代性、虚拟现实寻找返乡的意义,通过对波德莱尔的现代性、尼采的永恒回归、本雅明的“历史的天使”解构了修复(还原)家园神话的怀旧。其中对于“修复型怀旧”和“反思型怀旧”的区分受益很深,反思型怀旧(外现代)作为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的中介,怀念共享的文化经验,破却对于静态的民族历史圣物的迷恋,以个人记忆重述过去。

评分

大而无当⋯⋯

评分

博伊姆在梦游吗?有好好讲过一段话吗?同样是论及彼得堡到列宁格勒的历史文化变迁,博伊姆远逊于马歇尔伯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