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抗争性政治的学术专著。作者从社会冲突的基本理论出发,全面地分析了转型期中国社会冲突的基本类型,特别是重点研究了维权事件和社会泄愤事件的基本特征及社会风险,并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化解社会冲突的政策性建议。
于建嵘,法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著作有《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等。2003年获《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诤言奖”;2004年获《南方周末》“特别致敬人物”称号;2005年获《中国新闻周刊》“三农研究(专著)奖”;2008年分别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组织评选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农村人物”称号,《南方人物周刊》“中国魅力人物”称号。
昨晚大略翻完一遍。有时间要再认真读一遍。因为看得马虎,认识也必定是肤浅的。所以只尝试整理一下。 作者先是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社会运动的理论,然后分农民和工人讲集体维权行动,然后是群体事件,最后是政权建构。 农民的维权应该是于老师研究着最多的地方,他提出了”以法...
评分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一个废弃的工厂,30位失业的Forja汽车零件厂工人走进他们闲置的工厂打地铺,并且拒绝离开。这是加拿大电影《The Take》描述的2001年阿根廷梅内姆政府时期,债务危机引发的工厂倒闭潮,发生的工人占领工厂及工人运动,一个镜像特写。如果你将情境切...
评分很早前就看过电子版,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故事,直言不讳。面对中国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他是敢于说真话的第一人。如何面对强拆?http://www.chinalecture.com/lecture/play11443.html
评分昨晚大略翻完一遍。有时间要再认真读一遍。因为看得马虎,认识也必定是肤浅的。所以只尝试整理一下。 作者先是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社会运动的理论,然后分农民和工人讲集体维权行动,然后是群体事件,最后是政权建构。 农民的维权应该是于老师研究着最多的地方,他提出了”以法...
评分这本书是很可贵的使用田野调查的方式为中国的农民,城市的基层矛盾给出描绘。但事实上,于建嵘先生一直致力于是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因此这本书的第二章的第二节对城市工人的问题进行描述,给我的感觉就是为了保证本书论述的完整性,而勉强添加的一部分。 其实,对我来说,一本著...
这是我阅读上的空白,暂时还不具有鉴别能力。
评分只有第二章读得细一点,虽然材料略有惊讶,但读起来却完全没有得到新知的感觉。一是作者的笔调太不严肃,杂糅了江湖气和领导干部体;二来是作者不懂英文,读的文献水平参差,引用还往往参考二手译注。以致最后一章要展示作者的大格局时,我已经没有读的兴趣了。东西相对比较老,比如农业税都已经废除十年了,第二章也可以找到很多新的讨论(哪怕就是李静君),但是许多总体判断看起来大家相差不大。
评分风花雪月总是昙花一现
评分@中国政府与政治 课堂报告之用。不过关于信访那块,还是我爹说得对,恐怕学者的观点目前是用来著书立说的,切实推行还早着呢。
评分没想象的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