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效应

Facebook效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文出版社
作者:[美] 大卫·柯克帕特里克
出品人:湛庐文化
页数:312
译者:沈路
出版时间:2010-10
价格:49.80
装帧:平装16开
isbn号码:9787507532807
丛书系列:湛庐文化·财富汇
图书标签:
  • Facebook
  • 互联网
  • 商业
  • 创业
  • 美国
  • 用户体验
  • 计算机
  • 社会
  • Facebook
  • 互联网
  • 社交媒体
  • 科技史
  • 创业故事
  • 硅谷
  • 网络文化
  • 信息时代
  • 数字革命
  • 科技公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作者近距离地采访了与Facebook相关的人士,其中包括Facebook的创始人、员工、投资人、意向投资人以及合作伙伴,加起来超过了130人。这是真切详实的访谈,更是超级精彩的故事。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精巧的叙事结构,解密了Facebook如何从哈佛的宿舍里萌发,创始人的内讧,权力之争,如何放弃华盛顿邮报的投资,怎样争取到第一个广告客户,而第一轮融资又如何获得一亿美元的估值,让人痴迷的图片产品如何上线,面对Twitter的竞争,与Google的世纪之争……一个创办仅7年,就拥有5亿活跃用户,年收入超过5亿美元,估值超过200亿美元的传奇企业再加上一个年仅26岁的的“娃娃CEO”,在你面前“裸奔”。激情澎湃的创业精神,智慧传奇的融资经历,一个聚合世界的社交帝国向你彻底开放,你还等什么?

作者简介

大卫·柯克帕特里克,《财富》杂志高级编辑,网络科技版主编,长年执笔“快速前瞻”专栏; 拥有19年技术写作经验,是《财富》杂志“头脑风暴”会议的发起人。2005年曾主持北京《财富》全球论坛。

目录信息

序言 Facebook 效应
第1章 从哈佛宿舍开始
扎克伯格和几个朋友鼓捣出了一个叫Facemash 的程序,并且意外地一炮走红。尽管扎克伯格因为这件事情差点被迫退学,但它也清晰地传达了一个信号:扎克伯格能够创造出让用户爱不释手的产品。
第2章 锋芒微露
Facemash 虽然夭折了,但是哈佛学生们对于在线肖像影集的渴求又使扎克伯格萌生出了一个好主意,新的网站应运而生,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预期。
第3章 Facebook时代来临
Facebook出现前后,社交网站纷纷涌现,有的迅速走红,有的则不温不火,有的短暂盛放之后便很快折戟沉沙,唯有Facebook的用户数量一路攀升,逐渐覆盖到全球。
第4章 遇到第一个大麻烦
在公司发展的关键时刻,萨维林却冻结了公司的账号,不过来自泰尔的慷慨注资使公司稳住了阵脚,得以继续发展下去,一切看似顺风顺水。然而,扎克伯格却把握不住公司到底会怎么样,是否明天就终止了呢?
第5章 “我一定要投资这家公司”
风头正劲的Facebook似乎成了香饽饽,引来了无数“狂蜂浪蝶”,从《华盛顿邮报》到风险投资公司再到大型科技公司,他们不是想注资,就是想将其据为己有。面对高达一亿美元的估值,有人心存疑虑望而却步,有人却甘冒风险毅然出资。
第6章 必须升级为真正的管理者了
Facebook 不再是一家小公司了,怎样寻求更大的发展,怎样招聘到合适的员工,怎样像个真正的管理理者一样管理Facebook,怎样应对重要的人事变动以及公关危机,这些都在考验着扎克伯格这个20岁出头“娃娃CEO”。
第7章 令人痴迷的图片功能上线了
此时,Facebook面临着下一步何去何从的问题。下一个市场在哪里?要走国际路线吗?怎样保住前面的客户又能增加新的客户?要不要向高中生开放?以及要不要增加图片功能?
第8章 也许该换个CEO
游走在与维亚康姆、时代华纳和新闻集团的谈判中,扎克伯格不温不火,惶惶不安的一些员工们猜测,也许他是要卖掉这个他曾经坚守的宝贝了。而新兴公司的权力之争、办公室政治以及管理层的频频换将,又明显透露出公司内部管理的混乱。
第9章 卖还是不卖
“动态新闻”引起的骚乱在扎克伯格机智敏捷的处理下很快平息了,但他还是有些气馁,不知何时起用户们变得不可预测了,进军网络职场的失败也折磨着他。他对开放注册的前景也失去了信心。恰在此时,雅虎又带着他十亿美元的诱惑卷土重来。
第10章 你只有一个身份
有人喜欢将自己的信息暴露在Facebook上,他们认为彻底的透明能带来更美好的人生,能减少欺骗,能带来更多的宽容以及更畅通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有人则觉得不爽,好像整个人生都被它控制了。
第11章 做成第二个微软
扎克伯格一直想将Facebook打造成一个软件开发平台,当平台正式启动时,迅猛的发展势头让人们不再只将这个互联网新贵看做是大学生玩票的产品。Facebook终于正式超越了MySpace,也开始朝着成为互联网领域微软的目标大步前进。
第12章 捧起广告界的圣杯
Facebook的用户已经飙升至5 000万,每星期都有几十万的新用户涌入。开发平台又让它成了业界的宠儿。一向不是那么稀罕广告的扎克伯格,但面对目前的状况,为了达到收支平衡,他也不得不考虑一下怎么用广告来赚钱了。
第13章 找到独一无二的广告形式
几乎每个员工都认为Facebook 70%的利润将来自各种形式的广告业务。公司的广告团队,整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历经了八次从早上6点开到晚上9点的商业模型会议,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让扎克伯格这个抗拒广告的人也满意的广告形式。
第14章 开放整个世界
据尼尔森公司的调查,全世界的用户花在社交网上的总时间在2008年呈现了63%的健康成长,然而Facebook却在另一个数量级上,它将尼尔森统计到的其他所有类似服务远远抛在了后面。
第15章 Facebook的馈赠型经济
扎克伯格认为,通过Facebook的透明性,建立一个大规模的馈赠型经济并非奢谈。然而,有人质疑这种表述太过理想化,但是考量一下这项服务通过不同方式对这个社会不同方面造成的影响,会非常有价值。
第16章 一切才刚刚起步
扎克伯格仍将Facebook看做是一个在不断改善的项目,正如扎克伯格所说,“技术其实是最不困难的部分”,管理Facebook逐渐变成了对人群心理的一场实践演练。
第17章 我的目标绝不仅是创造一家公司
几乎可以肯定,扎克伯格仍会继续大权独揽地领导Facebook。他想统领的不仅仅是Facebook,在某种意义上,他甚至想主宰这个星球上的一切通信基础构架。Facebook正在改变我们对社区、邻里之间级别和整个星球社区的概念。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扎克伯克认为现代社会正在往极端透明度的方向在发展,并将这个实践到了Facebook的产品设计中,动态新闻、开放API、Facebook联谊会(可用Facebook帐号登录其它网站),每一次重大的产品升级都在遵循着这个思路。越来越多的人在Facebook、twitter等各种SNS网站留下了个人信息,想...  

评分

有一些人,有个名称叫“极客”,特别是在IT行业的大牛,能被人看做是一名真正的极客是巨大的荣誉。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把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认定为一个极客是很难提出反对意见的。 一提到极客,很多人脑袋里会冒出一个邋遢宅男,坐在电脑前猛击,通过网络可以无所...  

评分

In little more than half a decade, Facebook has gone from a dorm-room novelty to a company with 500 million users. This excerpt offers a glimpse into how Facebook grew, with incredible access to the company's key executives. Facebook is one of the fastest ...  

评分

(原载《南方都市报》2010年11月22日)柯克帕特里克的《facebook效应》让我联想到多年前看过一幅漫画。画中,一位喝得微醺的中年男人独坐在酒吧台前,手端一瓶啤酒自言自语:“你根本不知道我在脸谱网(facebook)上有多少好友。”可是,现实中的他却是孤家寡人,独自饮着闷酒...  

评分

(原载《南方都市报》2010年11月22日)柯克帕特里克的《facebook效应》让我联想到多年前看过一幅漫画。画中,一位喝得微醺的中年男人独坐在酒吧台前,手端一瓶啤酒自言自语:“你根本不知道我在脸谱网(facebook)上有多少好友。”可是,现实中的他却是孤家寡人,独自饮着闷酒...  

用户评价

评分

旁观facebook在诸多社交网站中杀出重围,一骑绝尘,并在高峰时遭遇tweet的横空出世,有趣。更有趣的是实名制社交网络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际交往的规则和互动模式。翻译的不咋地,不过也不能苛求太多,本来就是一本快餐书。

评分

翻译略带bug,但的确是好书。

评分

旁观facebook在诸多社交网站中杀出重围,一骑绝尘,并在高峰时遭遇tweet的横空出世,有趣。更有趣的是实名制社交网络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际交往的规则和互动模式。翻译的不咋地,不过也不能苛求太多,本来就是一本快餐书。

评分

毫不吝啬对扎克伯格个人领袖才能的书写,其近乎执拗的企业理念值得创业者借鉴;Facebook应该鼓励用户披露多少个人信息?有关这个话题的讨论贯穿了公司整个发展历程。

评分

这本书就是完完全全的扯淡,首先最大的bug就是根本没有facebook,想我天朝泱泱大国,网络如此发达会连一个网站都打不开嘛!还有书中所指人人网为抄袭!呸!太不要脸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