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書中,作者對最近一些年圍繞土地製度改革激烈交鋒的各種觀點進行瞭解讀和迴應,而且係統地提齣瞭土地製度建設的主張。作者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完成瞭本書的寫作,書中的案例及數據十分翔實,論述嚴謹,介紹瞭中國現今關於土地問題存在的各種不同觀點和主張,同時提齣瞭自己的觀點。作者分析瞭在中國特殊的國情下,何種製度建設最具有可行性並對自己的觀點進行瞭充分地論證。作者認為不應該僅抽象地討論土地權利與農民利益和資源配置效率的關係問題,需要深入到土地製度運作的具體語境和處境中,深入到土地權利的內在邏輯中去,認真理解和體會地權的邏輯。
賀雪峰,1968年生,湖北荊門人,現為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長期從事鄉村治理研究和鄉村建設實驗。著有《新鄉土中國》(2003),《鄉村治理的社會基礎》(2003),《鄉村研究的國情意識》(2004),《鄉村的前途》(2007),《什麼農村,什麼問題》(2008),《村治模式——若乾案例研究》(2009),《村治的邏輯》(2009)等著作。發錶一百餘篇學術論文和調查報告。
贺全书只有一个目的:清理近十年来土地确权的思潮,坚持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经济、政治上的正确性。质言之,若将土地确权(赋予农民永佃权)作为一种国家政策予以推广,在经济与政治层面上都是灾难。 周其仁的批判没错,贺的经济学分析非常粗糙且单一,...
評分问题是好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分析却相当的糟糕,很多分析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不能不说,用社会学的视角去批判经济学,显得那样的软弱无力。 用脚搞调查自然是好的,但前提是如何搞调查,用什么样的方法?仅仅依靠感性的认识来评论,来阐述是不是就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呢?...
評分问题是好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分析却相当的糟糕,很多分析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不能不说,用社会学的视角去批判经济学,显得那样的软弱无力。 用脚搞调查自然是好的,但前提是如何搞调查,用什么样的方法?仅仅依靠感性的认识来评论,来阐述是不是就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呢?...
評分问题是好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分析却相当的糟糕,很多分析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不能不说,用社会学的视角去批判经济学,显得那样的软弱无力。 用脚搞调查自然是好的,但前提是如何搞调查,用什么样的方法?仅仅依靠感性的认识来评论,来阐述是不是就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呢?...
評分问题是好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分析却相当的糟糕,很多分析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不能不说,用社会学的视角去批判经济学,显得那样的软弱无力。 用脚搞调查自然是好的,但前提是如何搞调查,用什么样的方法?仅仅依靠感性的认识来评论,来阐述是不是就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呢?...
難得在經濟學傢和法學傢眾口一緻的嚷嚷聲中,看到如此另類的一本書。
评分這本書的定量和定性研究都有很大的問題。賀先生整本書的邏輯可以約等於”目前土地製度不能動,所以不可以動。“
评分總體來說對於農民問題比較關注而不知而所以然的人可以讀讀但書中的觀點我認為不要盡信。賀老師的分析還是很獨到的,他把農民進行瞭比較細緻的分類,“中國農民的分化不僅錶現在城郊和沿海發達地區基本上已經脫離農業的農民與一般農業型農村地區農民的分化,而且錶現在農業型農村地區農民的分化。”他以其在幾個地方的調研為樣本分析瞭現在不同種類的農民不同的需求並錶達齣確權並不是以種地為主要生計農民最迫切的訴求,他們最需要的是種植的基本條件也就是村集體提供的公共産品,所以現在那些要求確權的農民不過是中國9億農民中具有較好生活水準的少數農民。其後分析瞭確權後農民流轉土地的主要心態、分析利害認為會産生土地食利階級以及大量城市貧民窟。在最後一章對近來爭議較多的雙置換進行瞭土地的閤理性論證。“防止道德話語對邏輯本身的綁架。”
评分不少觀點很不錯,但有的地方有點羅嗦,篇幅可以刪減 2011.1
评分好囉嗦的一本書啊。不過確實值得一讀。作者是一個認真且實踐的農村問題研究者。盡管我不完全同意他的結論。但武斷的私有化確實不能解決三農問題。誰能代錶那些沉默的大多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