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雪峰,1968年生,湖北荊門人,現為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長期從事鄉村治理研究和鄉村建設實驗。著有《新鄉土中國》(2003),《鄉村治理的社會基礎》(2003),《鄉村研究的國情意識》(2004),《鄉村的前途》(2007),《什麼農村,什麼問題》(2008),《村治模式——若乾案例研究》(2009),《村治的邏輯》(2009)等著作。發錶一百餘篇學術論文和調查報告。
在本書中,作者對最近一些年圍繞土地製度改革激烈交鋒的各種觀點進行瞭解讀和迴應,而且係統地提齣瞭土地製度建設的主張。作者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完成瞭本書的寫作,書中的案例及數據十分翔實,論述嚴謹,介紹瞭中國現今關於土地問題存在的各種不同觀點和主張,同時提齣瞭自己的觀點。作者分析瞭在中國特殊的國情下,何種製度建設最具有可行性並對自己的觀點進行瞭充分地論證。作者認為不應該僅抽象地討論土地權利與農民利益和資源配置效率的關係問題,需要深入到土地製度運作的具體語境和處境中,深入到土地權利的內在邏輯中去,認真理解和體會地權的邏輯。
这本书很难被称作是学术著作 今日下午在教室翻完了这本书,当时没带任何通讯设备,我心中就一个冲动:晚上回去到豆瓣给这本书打一星。 规范的学术写作要求作者在遣词造句时须特别注意用语的简洁和克制,尽量避免以情绪表达代替论证的情况。尤其是要避免使用“其实”、“也就是...
評分贺雪峰田野调查做过很多,但是基本没有讨论过宏观的土地制度,这次在李昌平的倡议下写了这样一本书,漏洞太多。 在谈到小产权房时,贺认为农民在没有完整土地权利的农用地上建房子,一方面不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另一方面低廉的成本导致的低廉房价扰乱了正常的商...
評分《地权的逻辑》这本书中给我最大震撼和启示的一个观点,是作者在第五章第五节所探讨的:农业和农民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发展农业未必能惠及农民,反而还有可能造成伤害。中国小农经济的结构,虽然和国外许多地方规模化农业生产比起来,显得更落后、效率更低,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
評分这本书很难被称作是学术著作 今日下午在教室翻完了这本书,当时没带任何通讯设备,我心中就一个冲动:晚上回去到豆瓣给这本书打一星。 规范的学术写作要求作者在遣词造句时须特别注意用语的简洁和克制,尽量避免以情绪表达代替论证的情况。尤其是要避免使用“其实”、“也就是...
評分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到“蚁族”,从“均田免粮“到”平均地权“,在土地面前,人类的进步也许有点微不足道。幸福赖它赐予,灾乱因它而起。它喜怒无常,神秘莫测。争斗了几千年,一次洗牌,再一次洗牌,还是没人知道什么样的安排合它的心思。 打开电视,看看报纸,这样的争论...
很多觀點很有說服力,但是很多又有明顯漏洞。
评分看上去像是對反常識的批判,但論證粗糙,很多觀點非常值得推敲。
评分書齋裏的學者尤應慎言“三農”!
评分作為華中科大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賀教授長期下鄉調查,對農村尤其是湖北農村以及農民情況是知根知底。說話作文起來也自認為比農民自身更懂農民。書中對支持土地確權的言論批評甚多,如知識階層支持確權則被批為不懂中國國情,農村中上層(村官、大戶)支持確權則被認為脫離瞭農村實際,若底層農民支持確權則被賀教授認為是被輿論濛蔽不懂自身利益所在。賀教授的主要支撐點是村集體的製度優勢,即集體超越小農的狹隘眼光(搭便車現象、撂荒、耕地種樹等),統籌完成單個小農無法完成的水利工程等公共建設,從而使所有農民最終得到實際利益;而土地確權甚至私有化則斷絕瞭集體共營之路,加上必然被推高的交易成本,土地勢必更難被統籌利用,在鄉守土則無法有效經營,去土離鄉則失去最後的保障。隻是不知道,這種想法是否算是逆曆史潮流而動呢?
评分好囉嗦的一本書啊。不過確實值得一讀。作者是一個認真且實踐的農村問題研究者。盡管我不完全同意他的結論。但武斷的私有化確實不能解決三農問題。誰能代錶那些沉默的大多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