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是享誉国际,备受推崇的近代史大师。1917年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城的犹太中产家庭。父亲是移居英国的俄国犹太后裔,母亲则来自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中欧。1919年举家迁住维也纳,1931年徙居柏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创至深的德奥两国度过童年。1933年因希特勒掌权而转赴英国,完成中学教育,并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历史。1947成为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讲师,1959年升任高级讲师,1978年成为该校经济及社会史荣誉教授。霍布斯鲍姆1936年加入共产党,无论历史如何变迁,他始终都认为自己是一个 “不悔改的共产主义者”。
人们可以(而且应该)仅凭掌握的二三手外部资料、人生经历的资料记载或者后代的史学家的著作,描写出一个众所圳知的时代。但人们不可能仅凭上述资料描写出他或她的一生。正因为如此,人们不可能像描写其他时代的历史那样来描写20世纪的历史。我恰巧生活在《极端的年代》所描写的这个历史时期,而且从十三四岁起到现在,我一直十分关注公共事务。也就是说,我不是以一个学者的眼光而是以一个同时代人的眼光在观察公共事务,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就是因为上述原因,在我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当我戴着史学家这一职业桂冠时尽可能避免谈论1914年以来的历史,而在以其他身份出现时就并不讳言之。就像他们的行话所说,“我的时代”是指19世纪。尽管我在研究20世纪历史时并没有像为数众多的20世纪史学家那样拥有丰富的文献知识和档案,甚至连一丁点儿的档案资料都没有,但是我认为仍有条件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一下从1914年到苏联时代结束这一掐头去尾的20世纪。
当然,要独自一人、甚或以单种语言来了解现今世纪历史的编纂工作是完全不可能的。只有权威的古代史学家或拜占庭帝国的史学家才知道对于那些漫长的历史阶段该写些什么。
【历史大师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 这套公认的“现代世界史的最佳读物”终于在中国出版。作者穷其一生,从法国大革命一直讲述到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集团的解体,波澜壮阔的现代历程如在眼前。霍布斯鲍姆的特点是,坚持明晰流畅的论述和优雅洗练的文风,宏大的历史视野使其成...
评分 评分 评分一战与二战,也许对于年轻人,已经只是模糊的名词。但如果不去了解当时的历史,历史注定会用另一种面目卷土重来。 从作者的角度,政治上的极端,想要永久的让对手臣服的想法,造成了各种极端的选择——永远限制德国的发展,永远孤立俄国,永远保持英法的大国地位……正...
评分在漫长的十九世纪结束之后,迎接人们的不是黄金时代的想象,而是极端、短暂的二十世纪。如果,霍布斯鲍姆是怀着兴奋来描写资本主义从萌芽到蓬勃发展的话,那么对于二十世纪的资本主义,他就是带着哀婉的心态来撰写资本主义世界的衰亡了。虽然,1991年社会主义国家集体死亡,这...
开始后悔没好好上这门课,清楚世界现代史对学习欧美现当代文学好像还蛮重要的。试着读书补补课好了。。
评分巨著
评分全书是作者对自己经历过的20世纪的感觉看法,感情因素比较多,历史素材不多。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对20世纪基本是持否定的态度的,那是一个道德沦丧秩序破坏的世纪,同时他也表示了对21世纪的担忧,也许终有一天肮脏堕落的人类会毁灭自己吧。其实,有生之年能够经历人类的灭亡,也算是一种圆满了吧?
评分对于20世纪最好的注脚。
评分好好看看二十世纪的近代史,才能明白他们口中的远东中国是如何通过三十年的时间走到了今天,西方国家在二战后的沉浮,重建,崛起决定了今日世界的格局,决定了我们这代人对世界的经验,决定了现代生活的标准,决定了新全球资本的游戏规则,游戏从来都没有结束只是披上新的外衣,不同的是多了一个新的不要命的玩家。作为个体,不论是谁丢进历史也都是尘埃,只是被浪潮卷向前方的时候,要知道这并不是偶然。别开口就谈规划谈未来,如果你的经验是基于眼前的一亩三分田,自己算算这个行当存在了几年,看看过去一百年,一切狂热都是如何过气的,别忙从,想好了再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