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安慶,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國外哲學思潮與西方馬剋主義研究基地雙聘研究員,1992年武漢大學哲學博士學位,2001-2003年德國洪堡基金學者,研究重點為德國哲學和西方論理學。
齣版譯著有;[德]施萊爾馬赫:《論宗教——對衊視宗教的有教養者講話》(香港道風書社,2009);[德]謝林,《論人類自由的本質》和《布魯諾對話—一論事物的神性原理和本性原理》(均為商務印書館,2008),[瑞士]司徒博:《環境與發展——一種社會倫理學的考量》(人民齣版社,2008);[德]赫費:《作為現代化之代價的道德》(上海譯文齣版社,2005);《伽達默爾集》(閤譯,上海遠東齣版社,1997)。齣版學術專著《謝林》等7部,在《柏林謝林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和《哲學研究》等雜誌上發錶學術論文80多篇。
《尼各馬可倫理學(注釋導讀本)》是古希臘最偉大的思想傢亞裏士多德的不朽作品。在古希臘雅典文明的鼎盛時期就曾作為教科書,兩韆多年來為人類文明提供瞭豐富的理論資源和深厚的思想養料。這部名著的注釋導讀本是由鄧安慶教授完成的,其本意是給通識類人文核心課程準備教材。譯注主要依據的是多種德文版本,如Olof Gigorl翻譯的Taschenbuch版,Eugen Rolfes翻譯、Gunther Bien校對的Meiner版,Franz Dirlmeier翻譯並作跋、ErnstA. Sctlmidt作注的Reclam版,也參考藉鑒瞭英文版本和已有的中文譯注本,並融閤瞭課堂上針對學生提問的思考和解答。
譯注的過程也是研究的過程,既要忠實原文,又要通俗易懂。在哲學史上還沒有哪一位思想傢像亞裏士多德那樣,獲得那麼多的譯注,他的思想與其說活在他的原文中,不如說活在他的譯注中。
【按语:《尼各马可伦理学》被安置在亚里士多德的有关“潜能-实现(potentiality-actuality)”的目的论框架之中,这从该书第一句话就可见出,“所有事物都以善为目的”。在这个体系中,亚里士多德描述了一个理想的或完美的人的品质:勇敢、节制、慷慨、大方,甚至拥有一个伟大...
評分近期读《尼各马可伦理学》,还是有很大收获的。人这一辈子受时间、精力所限,能精读的书不多,所以能听到这本书的讲解,实乃一种缘分,更是一种幸运。特别要感谢Y同学的推荐。 一 人们生活是为了追求至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每种技艺与研究、实践与选...
評分伦理学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式来展开,因此展开的是意图和寓意,没有展开的是行为和艺术。她们不仅是随着时间和空间展开羽翼,这样她们就没有了据有意图的命。意图是随着伦理学的需要而发展的,因此意图变的模糊,因为时间久远,意图就没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因此意图就成为了一定的...
評分刚刚放下手中的亚氏所作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从这本儿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清晰地逻辑思维,整本儿书的编排,无论是从整体上讲,还是以部分的角度看,都显得非常有逻辑性。当然,说一本儿哲学书有逻辑好比是夸糖葫芦甜真好吃一样无聊。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强调其...
評分刚刚放下手中的亚氏所作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从这本儿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清晰地逻辑思维,整本儿书的编排,无论是从整体上讲,还是以部分的角度看,都显得非常有逻辑性。当然,说一本儿哲学书有逻辑好比是夸糖葫芦甜真好吃一样无聊。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强调其...
可以說是古典時期對倫理的最詳盡和開拓性的研究瞭。不過發現著名的倫理學傢都是長者時候完成的,比如亞裏士多德,亞當斯密等。可能倫理學真的需要人生閱曆和經驗吧,不是純粹的思辨能夠解決的,所以亞裏士多德非常看重“行”。而對生活的明智和對德性的中庸性追求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平衡木,需要不斷掉下去纔能在未來站得穩
评分和廖申白本配閤著看上佳
评分教授說自己的翻譯很好但是不喜歡書的裝幀和字體怎麼辦算是草草讀完瞭後來書也送給瞭彆人
评分教授說自己的翻譯很好但是不喜歡書的裝幀和字體怎麼辦算是草草讀完瞭後來書也送給瞭彆人
评分覺得這門課唯一的收獲就是把這本書啃完瞭= =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