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朱维铮 历史 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随笔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历史 中国
发表于2025-02-24
重读近代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多年来我重读近代史,便尝试似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角度,清理若干历史积疑的实相。这就是我明知将碰壁仍要期待袪疑的由来。我不敢说我重读近代史的短书小文能够恢复历史实相,但至少表明历史实相有待恢复。
朱维铮,1936年生,江苏无锡人。1955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2006年德国汉堡大学授予荣誉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中国思想史、中国经学史、中国史学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1987年以来曾先后应邀至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印地安纳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哥廷根大学、韩国高丽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校担任客座教授或访问学者,并做过台北驻市学者,又曾任北美《亚洲评论》杂志顾问等。著作主要有《走出中世纪》、《音调未定的传统》、《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壶里春秋》、《中国经学史十讲》及与人合作的《孔子思想体系》、《维新旧梦录:戊戌前百年中国的“自改革”运动》等。编注辑校有《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章太炎选集》(合作)、《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清代学术概论》、《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及增订本、《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卷一、《章太炎全集》卷三、《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康有为卷》等。主编有《中国近代学术名著》丛书十种,《传世藏书》经学史类二十一种、诸子类五十种,《马相伯集》,《利玛窦中文着译集》,以及论文集《传统文化的再估计》、《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基督教与近代文化》等。曾在海内外各种刊物、会议文集等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一些小文的拼凑,耄耋之年的回首。并无太多启发。
评分所以我不知道为什么Brill会翻译
评分一些小文的拼凑,耄耋之年的回首。并无太多启发。
评分为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居然找来翻读。书中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讨厌感喷薄而出,沛然莫之能御,于是不得不停止翻阅,还掉。
评分朱维铮的精神底色,其实仍旧延续了乃师周予同的反传统、启蒙主义甚至带虚无色彩的文化观。他也不同意毛和斯大林,但终身未走出窠臼,至死信奉卡尔和普列汉诺夫。他毕竟是“罗思鼎”写作小组的成员,不可能走出最基本的底色。不过,朱氏的好处也很明显,他不同于李泽厚、刘再复们,对于满清的问题,他看得更清楚,不会走向否定辛亥革命那样的闹剧。朱氏揭露满清作为征服王朝,所谓“满汉双轨制”和贪腐立国的政体根基,这些方面颇有功劳。他的一些见解,与余英时,或者新清史学派往往有类似的结论。
朱老先生已然作古,心里挺不是滋味,原因是在这本书上写满了体会和感觉,关于他口中的龚定庵、笔下的满清大君,关于两炮论、关于禁烟,和对几位改革派的不甚满意。很少看人写历史的体会感觉,总觉得这些玩意对于你是在无声处听惊雷,对别人偏偏了无滋味脑袋一歪,所以我老师以...
评分文章是一小篇一小篇的,感觉不是作者在讲述近代史,而是在对近代史上的某些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对历史评价也较客观。不过语言稍显晦涩。
评分 评分以为是以编年体的方式完整地重写一遍历史,正好让我这个人历史空白的人(没读过高中,看了袁腾飞视频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去了解一下中国近代史。 不是这样的,这本书是豆知识合集,作者在一个又一个激情的夜晚,把对近代史的种种疑问写下来,思考一下重前的是否正确,但最后...
评分文章是一小篇一小篇的,感觉不是作者在讲述近代史,而是在对近代史上的某些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对历史评价也较客观。不过语言稍显晦涩。
重读近代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