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

190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王树增
出品人:
页数:605
译者:
出版时间:2011-4
价格:5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83527
丛书系列:王树增非虚构中国近代历史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王树增
  • 近代史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中国
  • 中国
  • 纪实文学
  • 中国历史
  • 历史
  • 小说
  • 民国
  • 悬疑
  • 文学
  • 时代
  • 战争
  • 人物
  • 社会
  • 变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由《1901》开启的王树增近代历史纪实系列,讲述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纷繁复杂的历史,和发生在中国极其悲壮的灾难。作者构筑起历史全景在登台的主要历史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皇权崩溃,民族衰弱,义和团的狂乱,知识分子的茫然,民主主义者的悲剧,守旧的满洲贵族集团,西方的思想,外来的宗教……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复兴,盘桓百年,历尽沧桑,时至今日依旧任重而道远。回顾中华民族希图富强的曲折历史,是为了我们对于明天所怀有的斑斓梦想。

作者简介

王树增,1952年生于北京。著有长篇纪实文学《朝鲜战争》《长征》《解放战争》(上下)等。作品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鲁迅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

目录信息

1901目录
第一章  蓝色长袍上宫殿
被严重忽视的一天 3
大中国 8
一团模糊不清的印象 13
帝国主义行径 16
侮辱那个低劣的支那种族 21
银两与舰炮 31
一个短暂的“春天” 36
同样“热心”的官员与洋人 40
外国的月亮 45
为皇帝开出的“药方” 51
领土危机 56
言论自由:移民巴西! 62
蓝色长袍上宫殿 70
奏折与陷阱 77
思想随着人头落地 88
女人的仇恨 97
第二章   飘浮的神灵
打谷场上的角色 109
帝国的“第二政府” 116
肚子里的气和云彩里的雨 127
洋人不是人 135
飘浮的神灵 143
面对子弹的戏剧情节 151
向阳的山坡与大地上的游魂 162
“这是瓜分中国的开始” 173
混乱的局势 185
呐喊冲出青纱帐 194
第三章  顶戴花翎下的面孔
载家兄弟与石榴裙边 207
浮躁的日子 218
帝国炮火中的“家事” 225
有异味的名单 240
“与走私盐一样危险”的商品 253
大沽口炮台与中国奸细 266
一个“傲慢的中国词汇” 286
第四章  翠扳指
一个俘虏的可怕神情 301
中国军团 321
晒仪仗与玩电报 334
鼓楼下的“抢劫风格 ” 346
翠扳指 360
水面上的繁星 374
帝国的城墙 386
仓皇之晨 395
第五章 河船中的秀女
县令的运气和帝王的文件 413
清泪湿山河 427
河船中的秀女 443
上海道起舞与张之洞劝学 461
昂贵的船票和姓刘的脑袋 472
司令和妓女还有一位帝国壮士 480
月亮门里的盘算 494
第六章 天下同唱《玉堂春》
一个重要人物的出场  509
春帆楼里的帝国重臣 527
感谢之后的刻骨仇恨 541
“袜子们”的结局 557
过朝廷 570
雪后城头草色新 584
附:《辛丑各国和约》 600
修订版后记 606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帝国的背影是一篇悼词,不是写给凄惶收场的大清国,而是让中国人骄傲了数千年的中华文化。1900的中国,不管怎么说,都是一出大悲剧。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各路人马,虽有智愚贤庸之别,但每一个人始终是这没落文化的奴隶,从坠地之日就戴着枷锁,作为一个奴隶被温柔的捆绑着...  

评分

有人说“最好的历史著作都不是历史家写就的”。因为“好”这个概念过于宽泛,这种说法也许有欠妥当。然而如果把“最好”改成“最具可读性”,那大概这个论断就不会有太多问题。史家写史,重在严谨求实。文学性不仅不是史家追求的目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他们力图避免的。像...  

评分

写历史,读历史,既要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又要有参与历史的激情,这样不会被历史左右,也不会去左右历史。这样的历史才是还原,这样的小姑娘才会真实! 本作无疑值得一读,属于中国人写历史不可多得的典范之一! 遣词造句,犹见功底!大段大段的阅读出来,让人陶醉于作者的非...  

评分

初读王树增的作品,觉得他的“非虚构中国近代历史系列”写的很好。此类作品不同于历史教科书或者原始档案资料,它中间隐藏着作者的感情,字里行间到处都有作者的温情流露,而不是冰冷冷的史料的堆积,看起来也更有意思。我想这也是文学的可爱之处吧。 中国近代史相关书籍买的最...  

评分

是历史,又不仅仅是历史。 因为历史需要我们用客观的眼去看,但我不知道,是否真的会有中国人会客观地看待这段历史,我们不是妄自尊大,我们并非井底之蛙,我们之所以骄傲,是因为我们确实在世界之巅,但不是现在,更不是一百多年前的那些日子。 甲午中日战争...  

用户评价

评分

好久没读这么厚的书了。

评分

类似翻译的文体,写作用了背景资料,切片的历史模仿考古学的东西,但是,感觉类似给国外人写的一般。文学一定是有道德的,有良心的,但是本书的良心,本书的东西,还是很那个时代的东西。不是有点英美文献就是好的作品!与史景迁的文章合成了一个奇葩

评分

毛泽东的儿童时期或许亲眼目睹过一个国家危难时的集体殉葬,那是用历史缝隙下渗透出的丝丝不甘和对侵略自己土地的来犯者极度的仇恨孕育出的思想。这种情况下爆发出的凶悍和无畏会让所有敌人胆寒以及无数自命不凡的人黯然失色。

评分

篇幅宏大,不免失之繁琐,有些闲笔若能割爱,更紧凑些

评分

建议中学历史作为补充教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