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的种子

毁灭的种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易劳逸
出品人:
页数:262
译者:王建朗
出版时间:2009-1-1
价格:20.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048141
丛书系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国民党
  • 近代史
  • 民国
  • 易劳逸
  • 中国近代史
  • 毁灭的种子
  • 科幻
  • 毁灭
  • 种子
  • 未来
  • 生存
  • 人类
  • 灾难
  • 觉醒
  • 末世
  • 命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国民党何以失败?这是1949年国民党政权垮台后,一个在国际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现代中国发展中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问题。易劳逸教授通过国民党自身的各种材料,运用地质学家研究地球形成的方法,摘取若干典型事例,精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作者认为,国民党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 美援,而是由于其自身的弊病和分裂,诸如腐败无能、纪律废弛等等。

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可以用雷利·桑德兰的一句话来概括:“对国民党失败这一问题的新近研究会由《毁灭的种子》而得以开拓。”

作者简介

易劳逸(Lioyd E.Eastman),美国伊利诺大学历史系教授,享誉国际的中国现代问题专家,尤其对国民党统治中国的历史有独到的研究。其代表作有:《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流产的革命:1927—1939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国民党中国的法西斯主义:蓝衣社》等。

目录信息

目录中译本序 / 1
原序 / 1
第一章地方和中央: 云南对重庆 / 1
第二章农民、赋税与国民政府的统治: 战争年代 / 32
第三章农民、赋税与革命: 战后年代 / 57
第四章国民党的政治内幕: 三民主义青年团 / 75
第五章国民党的政治内幕: 革新运 动 / 93
第六章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队 / 114
第七章与共产党作战的国民党军队 / 142
第八章蒋经国和金圆券改革 / 155
第九章谁丢失了中国?——蒋介石的自辩 / 186
结论: 暴风雨与革命 / 197
Bibliography / 206
参考书目 / 241
译后记 / 26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昨天找出时间,看最近买的一本美国汉学家易劳逸的《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今天早晨算是粗粗看完。很有趣。观点倒不是怎样新,他对于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的分析,并没有超出我们从小接触到的教育,就是国民党内在...  

评分

看完这本书,真有种相见甚晚的感觉。作者立足中国史料,将蒋氏政权揭露的淋漓尽致。蒋的失败,有着非常复杂的内在和外在原因,但内在无疑是最关键的问题。 作为一个军事独裁政权的领袖,蒋介石看似拥有一切,却又如此的可怜,他不断的申斥下属,试图革新,却又屡屡被自己建构的...

评分

——在我们竭尽全力自觉地根据一些崇高的理想缔造我们的未来时,我们却在实际上不知不觉地创造出与我们一直为之奋斗的东西截然相反的结果,人们还想象得出比这更大的悲剧吗(哈耶克)? 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荷尔德林)。 —...  

评分

1945年,盟军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为中国战区的总司令,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也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大乱之后盼大治。一百多年的外辱历史终于结束,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本应立即着手民族与国家的重建,争取人民的富足与幸福。但不幸的是,外战刚完内战又起,国共两党...  

评分

本书要回答一个长久的问题:国民党何以失去大陆?作者坚信是KMT自身的问题,全书各章即为回答此一问题展开:第一章讨论蒋介石与地方实力派的关系,以蒋渗透龙云对云南的统治为例说明“虚弱平衡”的战略,简单说是通过削弱各方力量来维持蒋的优势,代价是整个国府力量的虚弱。第...  

用户评价

评分

易劳逸的作品对蒋的批判可谓是反时局的,当他完成本作之时,美国政治圈弥漫着麦卡锡主义的气氛,强调“因为美国没有尽力援助蒋,所以中共夺取了政权”,而易劳逸为首的少数史学家则首先进入蒋政权的内部寻找问题,通过对蒋的个人、国民党的组织、国共、国日关系等层面剖析蒋家天下“毁灭的种子”。从史料角度来看多用国民党方面的公开史料(这个数量相比于后世史家使用的要少得多)和日本方面的电函(只在中日战争问题上使用),虽然贫乏但已经是当时易氏能使用的极限了。本书首倡对蒋政府内部的研究,在海外研究民国史问题上具有学术史意义的先导作用,易氏对第三个十年的政治文化揣摩、史料考订等问题,还是要留待中国学者进行重订的,初学者不妨以本书作为入门。另外:本书并未按照原史料进行翻译,而是按照易劳逸的英译再翻回中文,是扣分项。

评分

观点不新颖,方法不新颖,使用的材料多数是美国人的报告,也少有直接的政府报告和数据表。最主要的是,对于缺失的数据采用的估算方法也并不严谨。但总体来说,比国产的或以偏概全或意识形态领头的货色强多了。

评分

这是我读过的论述国民党如何失败最让我信服的著作。

评分

三青团居然是这么一档子事

评分

所谓“毁灭的种子”早在K记以四一二政变的形式,抛弃社会革命而仅仅追求名义上的统一与谨小慎微的“反帝”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抛弃社会革命的代价就是K记不得不继续依赖旧士绅控制的社会,阻碍它进一步前进,并且导致国党控制力最终局限于少数城市,沦为一个军阀联盟,最终丧失了其内部活力。 这本书实际上有好几个切入点,从云南的实例反映出K记实质为一个各派军阀的黏合物,从土地制度则分析出了国民党政权的封建性、保守性并分析出中共领导的现代农民革命的土壤,从三青团与革新运动展示出国民党党国体制的名不副实,从军队角度分析出其军事体制的失败之处,从金圆券改革展现K记经济统制能力的低下……种种因素形成合力最终从内部摧垮了南京国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