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求識錄

讀史求識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東人民齣版社
作者:蔡鴻生
出品人:
頁數:181
译者:
出版時間:2008-1
價格:30.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1806777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蔡鴻生
  • 史學
  • 治學門徑
  • 史學理論
  • 蔡鴻生
  • 史學入門
  • 研究方法
  • 曆史
  • 認知
  • 智慧
  • 讀書
  • 思維
  • 識見
  • 文化
  • 反思
  • 學習
  • 格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讀史求識,脫俗求真,是陳寅恪先生的遺教。我雖然不敢淡忘,但踐行不得力,成效微乎其微。難當然是難的。自從唐朝人劉知幾提齣 “纔、學、識”三字訣,治史的規格就被推上新颱階。到瞭近代,梁啓超在《中國曆史研究法補編》中作齣更具體的闡釋:史識是講曆史傢的觀察力。做一個史傢,需要何種觀察力?這種觀察力如何養成?觀察要銳敏,即所謂“讀書得間”。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小引
上輯
曆史研究要以人為本
史與思
宗教傳播史方法論淺議
專門史與通識
“粟特人在中國”的再研討
關於知、識、文的聯係和區彆
中國學術三名著
中國文化的海外媒介:華裔學者
避免架空立說
我們不提倡“速成”
精神産品和精神傢園
下輯
仰望陳寅恪銅像
從手跡看心跡——讀梁方仲教授聽陳寅恪先生講課的筆記
曆史人物的後世造影——陳寅恪的武則天與郭沫若的武則天
中外交通史上的鬍商與蕃客
宋代舶來品“海井”和“冷瓶”引發的思考
尼姑與中國文化
文化交流的“二西”眼界
文化交流的“迴流”現象
文獻解讀與文化研究
治學片談
附錄訪談紀要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太簡單太淺顯

评分

都是隨意而談,但蔡先生真是學問高,眼界寬,而且凡事都能以平實的心態體察。談張蔭麟,六個字,“有名還得有命”!

评分

以知識文的聯係與區彆最佳

评分

以知識文的聯係與區彆最佳

评分

為道日損的境界真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